新决议文 彰显民进党两岸局限

2019-12-02 09:11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评社香港12月2日电/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柳金财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民进党通过新决议文之政治影响与局限性》,作者认为:民进党通过新决议文揭示在高调反对“一国两制”诉求之同时,并无法提出具体可行的两岸政策。此新决议文固然利于拉抬民进党选情、传扬住民自决传统理念、转移内部派系路线分歧,但却无法开启积极正向的两岸路线,难以证明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治理能力。文章内容如下: 

壹、前言 

2019年9月25日民进党举行中常会通过《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并于9月28日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议决通过。此份决议文在两岸关系主张的核心精神主要是:坚定捍卫“台湾主权”,明确反对“一国两制”;同时确认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为指导现阶段两岸政策与台湾前途的纲领性文件。《台湾前途决议文》揭示依据“宪法”承认“中华民国”为台澎金马“国号”,及不再视“中华民国”为外来政权,不仅为2000年“总统”选举取得执政权打下重要基础,更是民进党主政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处理两岸问题的最高原则。新决议文既重申《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指导性纲领作用,也表明反对“一国两制”,这是“旧酒装新瓶”,回归稳健中间温和路线。 

尽管外界批评通过《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没有新意、保守有余,欠缺开创新性也无释放两岸政策善意。然而,既是重申《台湾前途决议文》纲领性指导地位,这也显示较为温和务实的“台独”路线为民进党现阶段主流主张,排除公投“独立建国”及台湾“正名制宪”运动的激进“台独”路线。面对2020年台湾“总统”及“立法委员”大选,民进党推出新决议文是在中美贸易战冲突及香港反逃犯条例运动爆发之际,批判大陆当局提出的“两制台湾方案”,以守护“台湾主权”、反对“一国两制”作为竞选行动纲领。 

这显示民进党针对2020年“总统”大选的策略,既不会诉求公投“独立建国”,也不会倡议台湾“正名制宪”,而是在既有“维持现状”的两岸路线发展。然无庸置疑,这份新决议文试图提供2020年“总统”大选的行动纲领,但并无解决传统“一党纲两决议文”冲突的状况。 

贰、民进党通过党纲、决议文作为选举行动纲领 

民进党通过《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具有指导2020年“总统”选举主轴议题设定之功能与作用。从民进党既往政治经验加以检视,往往选择在大选前提出新决议文,例如为因应1992年“国会”大选,而在1991年提出《公投“台独党纲”》,宣称依据公民投票方式建立“台湾共和国”;面对2000年大选,1999年提出《台湾前途决议文》,承认依据“宪法”目前“国号”为“中华民国”;面对2008年大选,2007年提出《正常“国家”决议文》,宣称公投制“新宪”、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及推动台湾“正名”;面对2012年大选,2011年提出融合党核心价值和公民社会主张,提出“十年政纲”,并通过《台湾新世代社会经济决议文》作为重返执政的施政蓝图。 

此次面对2020年“总统”及“立委”大选,提出《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明确拒绝“一国两制”,宣称抵御来自中国大陆的非民主扩张威胁。同时向各界表明民进党对台湾社会经济转型主张,期使台湾度过转型阵痛,迎向世界秩序与全球经济模式变迁的新挑战。 此份新决议文更是被界定为民进党针对2020年大选所草拟之“战斗檄文”。新决议文声称“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大选,为了守护台湾的民主自由,民主进步党必须要赢,只有蔡英文连任成功,‘立法院’席次过半,才能让我们的民主政治稳步前进,台湾的生活方式得以确保”。足见民进党在选前所通过决议文,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选举的行动纲领。此行动纲领虽利于提供选举诉求的集体诱因,但对两岸治理问题却难以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民进党在创党初期即倡议台湾住民自决理念,伴随党内务实独派与法理独派在权力竞逐与路线上的分歧,导致“台独”路线逐渐上扬,务实派逐渐迎合激进派诉求。1991年民进党通过《党纲》中“基本纲领”规定:“我们的基本主张”第一条规定“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揭橥“台湾‘主权独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且台湾主权不及于中国大陆,既是历史事实又是现实状态”,并主张“依照台湾主权现实‘独立建国’,制定‘新宪’”,“重新界定台湾‘国家’领域‘主权’及对人权之范围”。其后《公投“台独党纲”》因主张公投“独立建国”、制定台湾新“宪法”,激进两岸路线导致中间选民疑虑,难以追求选票极大化,民进党内务实派纷纷称此党纲为“历史文献”。 

民进党在通过《公投“台独党纲”》后,历经“台独”论述转型,时任党主席施明德曾言民进党执政不必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宣称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抛弃原本所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台湾“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状态”。同时宣称“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片面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与‘一国两制’根本不适用于台湾”,“台湾应扬弃‘一个中国’的主张,以避免国际社会的认知混淆,授予中国并吞的藉口”。 

《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中华民国”等于台澎金马,分割两岸主权的同一性,界定主权及管辖权限缩在台澎金马领域;提出“一中原则”、“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承认现行“国号”为“中华民国”。此决议文为民进党在正式党文件中首次承认“中华民国”,也为陈水扁争取“总统”大位奠立基础。但陈水扁执政过程中,从主张“四不一没有”政策到“两岸政治统合论”,皆属中间温和路线;后政策断裂主张“一边一国”论”、冻结“国家统一委员会”及《国家统一纲领》运作、宣称公投制新宪及台湾“正名”,走向激进法理“台独”路线。2007年通过《正常国家决议文》批判台湾存在国际关系、宪政体制、“国家认同”、社会公义、政党竞争等五个不正常,为导正此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推动“正名”、“制宪”、申请加入联合国,让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治理,台湾“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变更,必须经由台湾全体民众以公民投票决定。同时主张“国号”应正名为台湾,政府也应制定台湾新“宪法”,落实“主权”在民及宪政民主的精神。该决议文第七条主张尽速制定一部台湾新“宪法”,破除“宪法一中”迷障。民进党认为应明定台湾“国家”名称与领土范围,以符合现状,并彻底摆脱“中华民国”体制的后遗症,此为激进法理“台独”路线的扬升。 

而上述“一党纲两决议文”所倡议的目标方向矛盾,导致外界分不清民进党究竟是要强化对“中华民国”的认同,还是要选择“独立建国”、台湾正名。《公投“台独党纲”》、《正常“国家”决议文》皆属于激进“台独”路线,追求“变更现状”的法理“台独”目标;《台湾前途决议文》则属相对温和务实“台独”路线,也是当前蔡英文提出“维持现状”主张及赖清德宣称“务实“台独”的立论根基。然而,“一党纲两决议文”追求矛盾目标,呈现激进“台独”与务实“台独”路线相左,党内务实派系与激进独派纵横捭阖的权力与路线竞逐。衡诸于既往民进党在选举中是否获胜,大多是揭橥温和务实中间路线,例如2000年“总统”大选承认“中华民国”、2016年主张“维持现状”皆获胜。2008年“总统”及“立委”大选主张公投制“新宪”、台湾正名运动,皆以败选为结局。换言之,中间温和路线较能达成选票极大化目标。 

三、民进党通过《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的政治意涵与影响 

新决议文重新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指导性纲领文件的作用,宣称以“维持现状”为目标。然而,新兴独派成立一再挑战民进党,质疑民进党已丧失传统价值与精神。新决议文并无激进两岸论述或主张台湾正名运动、“一边一国”论”等诉求,而是回归《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依据“宪法”国号为“中华民国”。新决议文重新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战略性指导地位,这与蔡英文主张“维持现状”诉求相向而行,也间接表明公投“独立建国”与正名制宪并非民进党现阶段的政策诉求。民进党持“维持现状”主张,明显不同于“一边一国行动党”、“喜乐岛联盟党”主张“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及公投正名制宪,试图“变更现状”。 

首先,新决议文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导地位,承认“中华民国”为台湾国号,秉持“维持现状”为民进党的两岸路线,不同于新兴独派主张“一边一国”、“正名制宪”试图“变更现状”。这不仅是党内务实派与激进派在面对“总统”大选可能翻盘下,基于胜选的政治妥协,避免可能因路线冲突僵持不下以致内耗;同时也与新兴独派政党进行明显区隔,例如喜乐岛联盟党提名前“副总统”吕秀莲参选“总统”,该党终极目标就是“独立建国”,透过制宪正名、公投正名循序渐进达成。尊奉前“总统”陈水扁为精神领袖的“一边一国行动党”,则倡议“坚持台湾国民身分证,反对中国台湾身分证”、“正名制宪、“内阁制”、三权分立、废止公投不能绑大选”等政见。换言之,新决议文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的优势主导性地位,但却回避既往社会整合“一党纲两决议文”冲突目标之期许;激进独派政党抨击民进党已经背离传统政策、价值与理念。 

其次,新决议文明确拒绝“一国两制”主张,争取两岸论述话语权,力图边缘化国民党的两岸路线。蔡英文年初提出“四个必须、三道防护网”,并宣称从未接受“九二共识”;强调“九二共识”是“一国两制”,提出反对“一国两制”就是“台湾共识”。事实上,“九二共识”涉及两岸关系定位与性质,为两岸协商对话的政治基础、政治前提;“一国两制”则是涉及两岸关系制度性安排、政治结果。但民进党却有意简单化、混淆“政治前提”等于“制度性安排”。国民党虽主张“九二共识”,但却反对“一国两制”。民进党提出“九二共识”是“一国两制”,反对“一国两制”,具有边缘化国民党两岸路线的作用,强烈批判承认“九二共识”的“政治前提”,将会导致“一国两制”的“两岸制度性安排”到来。 

最后,新决议文目标具有主导选举的战略性意涵。现任主席卓荣泰年初就任时即提出将于九月党庆通过新决议文,当时蔡英文选情颇为低迷,低于高雄市长韩国瑜、台北市长柯文哲、前“行政院长”赖清德。此次民进党并未提出划时代新决议文,应与认定蔡英文选情趋于稳定有关,民进党有效运用大陆当局提出“两制台湾方案”,及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条例修法引发抗争,不断拉高蔡英文原先低迷的“总统”选情,相关民调指出至少提升蔡英文支持度10%。 

根据2019年5月底民调,蔡英文民调支持度首次超过韩国瑜,但仅为些微领先。反逃犯修正条例风波爆发后,韩国瑜并未即时表态且后又宣称“不知道”,重挫其支持度。蔡英文当局不断批判“一国两制”及宣称支持香港民主人权运动,以拉抬其民意支持度。无论是在蓝绿对决或三组、四组对阵皆为领先地位,尤其是蓝绿对决领先幅度约在10%-15%。 

肆、民进党通过《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的局限性 

民进党在此新决议文揭示住民自决精神,然而却又宣称承认“中华民国”。此决议文宣称明确拒绝“一国两制”,但却欠缺两岸关系制度性安排。蔡英文虽宣称依据“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此实已预设“国家同一性”。但却又不愿意承认“宪法一中”,及“两岸一国”、“一国两区”定位。此新决议文具有以下局限性: 

首先,民进党通过新决议文重新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在现阶段作为指导性纲领的政治意义,及揭示住民自决的传统价值,然却欠缺对两岸关系终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而以住民自决决定台湾未来,可能产生支持维持现状、支持台湾“独立”、支持“一国两制”任一选项。然而,矛盾的是前述三项结果在《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台湾前途决议文》中已经排除支持台湾“独立”及接受“一国两制”选项,因为民进党既宣称承认“中华民国”怎会又支持公投台湾“独立”呢?若是统一在“一国两制”下,民进党则在新决议文公然反对“一国两制”,显然住民自决的选项就只有剩下“维持现状”。吊诡的是,若民进党既是要选择“维持现状”,又何须利用公投捍卫现状呢? 

民进党在承认“中华民国”且不追求法理台湾“独立”前提下,其实住民自决并无“独立公投”选项,反而可能是选择运用“统一公投”抗拒“一国两制”,以“维持现状”。新决议文重新确认民进党传统主张住民自决精神,然依据目前台湾新修正的《公民投票法》规定,有关统一与“独立”选项并未被列入公投事项,除非民进党试图修正《公民投票法》纳入“统独公投”,否则势将难以彰显住民自决精神。民进党主张恪守住民自决精神,以目前公投法排除统独选项,存在着政党理念与实际法律制定的背离。 

其次,新决议文确认《台湾前途决议文》为指导两岸政策纲领性文件,与蔡英文宣称遵循《“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主张有所背离。外界批判“一党纲两决议文”充满矛盾,即1991年通过《公投“台独党纲”》主张“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中华民国”是台湾、2007年制定《正常“国家”决议文》诉求正名制宪。《公投“台独党纲”》、《正常“国家”决议文》被视为民进党试图“变更现状”,追求“独立建国”、“国家”正名的终极目标,台湾与大陆关系分离为“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关系定位;而《台湾前途决议文》则被视为追求“维持现状”目标,依据“宪法”承认目前“国号”为“中华民国”,倾向“两个中国”关系定位。 

但《台湾前途决议文》提出有关“中华民国主权”及有效管辖权仅局限于台澎金马,在此决议文中“中华民国”与大陆失去历史、“主权”及领土纽带。但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前言仍明载“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显示两岸终极统一目标;另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揭示两岸定位为“一国两区”。显然《台湾前途决议文》仅处理“中华民国”与台湾关系定位,并未处理“中华民国”与大陆关系定位。 

最后,新决议文倡议住民自决精神,显示其试图运用《公民投票法》排除任何两岸政治协议通过的可能性。新决议文回避外界期许“一党纲两决议文”所揭橥目标冲突之解决,运用焦点矛盾转移方式批判大陆当局所提出“两制台湾方案”,此决议文目标不在于整合《公投“台独党纲”》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及《台湾前途决议文》承认“中华民国”、《正常“国家”决议文》倡议公投制新宪之目标冲突,而是由内转外批判“一国两制”对所谓“台湾主权”之侵害。 

民进党新决议文揭橥住民自决精神,回应新兴独派质疑其抛弃传统精神与价值,避免传统选民支持者滑向新兴独派政党。同时,藉此排除两岸任何政治协议通过,例如排除国民党所倡议《两岸和平协议》等政治性协议通过,若要通过必须经过“国会”双审议、人民公投”及绝对多数同意之高门槛标准。民进党若是根据住民自决精神,其实就不应在《公民投票法》设计“国会”双审议、人民单公投”高门槛,排除两岸政治协议通过的可能性。 

伍、结论 

民进党通过新决议文揭示在高调反对“一国两制”诉求之同时,并无法提出具体可行两岸政策。此新决议文固然利于拉抬民进党选情、传扬住民自决传统理念、转移内部派系路线分歧,但却无法开启积极正向两岸路线,难以证明民进党当局两岸治理能力。尽管蔡英文强调要用全球思维突破两岸框架,台湾不该只是两岸架构下的台湾,更应该是世界的台湾。基本上,依据新决议文精神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呈现强硬而不激进特色,但也难以展现有效治理两岸关系能力。 

或有论者以为这虽颇具开创性、宏观性、全球化战略思维,然此战略性思维能否奏效以建立两岸和平稳定框架呢?若采行“先全球化再中国化”策略,又如何绕过“中国因素”避免引发文攻武吓威胁台湾安全呢?同时如何避免雪崩式断交风潮以彰显“中华民国主权”“独立”象征呢?台湾两岸政策只能从“扈从”与“抗衡”策略中择其一吗?显然,这份具有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并无法回应上述社会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