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报告快将发布,笔者所属的民建联早前约见特首李家超,就施政报告提出130多项建议,当中提及政府应争取在任内将公屋轮候时间由目前的6年缩短至4年。坦率而言,要在不足5年之内将轮候时间缩短两年极具挑战性,但只要思路正确再加上努力不懈,并非没有可能。要解决物资短缺问题,一是增加供给二是减少需求,过去大家的思路主要集中在增加供给,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容易,因此新一届政府能否改变思路,从减少需求方面入手呢?
想要增加公屋的供给,首先就需要有足够的土地,但历届政府在这一关已经被拦截,迟迟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只能见缝插针式觅得一些迷你地块,对于缓解公屋短缺的问题杯水车薪。本届政府即使能够推动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等大规模开发计划,又或者在大规模填海、开发郊野公园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建屋需时,尤其是近年香港在建屋方面的效率之低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以往发展一个地区需时7年,现在发展洪水桥、古洞则需要足足17年。
正所谓远水难救近火,更何况现在连远水也没有,想要快速压缩轮候时间唯有从减少需求方面入手。在以前,香港人的首选无疑是自置物业,虽然香港的楼价一直不便宜,但是只要肯努力,多数人都是能够实现目标的。但近年由于楼价实在太高,已经远远超出大部分人的负担能力,不少人尤其是青年人完全看不到置业的希望,因此大量原本属于私人市场的需求被迫转移至公屋,导致公屋供不应求,连带最基层、最有需要的人群亦受到牵连。
资料显示,近年新登记非长者家庭申请者,30岁以下人士占比达53%,由于申请需时,因此越来越多人尽早申请,导致轮候队伍越来越长。但只要条件允许,当中绝大部分人应该还是希望能够自己做业主的,所以政府应该从协助他们自置物业方面入手。早前新界青年联会及青研香港举行的“新青年·新香港”青年蓝图齐规划系列活动,便提出了不少非常有启发性的建议,值得政府参考。例如参考“按保”形式,由政府提供“渐进式按揭”,减轻青年首10年供款压力;又或者实行“新居屋计划”,通过政府优惠措施助青年储够首期。
除了在香港就地解决,亦可考虑将部分住房需求疏散至深圳,当然实施的前提是能够正常通关。其实一直以来都有部分港人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班,但是人数并不算多,这主要是因为香港的工作大多集中在港岛和九龙,从深圳出发的通勤时间太长,价钱也不便宜。不过早前东铁线过海将大大缩短通勤时间,如果港府能够促使港铁调整往返罗湖/落马洲站的票价,并将深圳的租金开支也纳入免税额,待日后正常通关后,深圳更低廉的居住成本和更优质的居住环境,相信可以吸引不少港人前往。长远来看,待日后北部都会区落成后,有望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吸引港人前往深圳居住。
最后就是加快公屋的流转,鼓励俗称公屋富户的居民加快迁出,腾出单位给更有需要的人。据估算,目前有近3万户富户,而这还是在十分宽松的认定条件下得出的数据。一直以来当局都是靠惩罚来逼富户迁出,但这容易激起矛盾而且成效极差,正确思路是增加诱因鼓励富户主动迁出。过去居屋是吸引富户迁出的主要渠道,但是近年居屋同样供应不足,而且面积越来越迷你、价格也不便宜,吸引力大不如前。其实居屋本身就带有资助性质,那为何不能资助富户前往私人市场呢?只要设置类似居屋的买卖条件便可。
通过以上途径,可以迅速降低公屋的需求,大大加快上楼的速度,同时令公屋真正发挥基层房屋保障功能,这也符合特首“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
(本文作者为香港葵青区区议员、全国青联委员、新界社团联会总监及青研香港副召集人郭芙蓉)
原标题:郭芙蓉:改变思路从减少需求入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来源:香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