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德意志报》10月28日文章,原题:北京希望默克尔回来。全文如下:
德国是“欧洲老大”,也是“默克尔之国”。这位前总理在中国仍是第二受欢迎的德国人,仅次于马克思。她对华进行十几次访问,最近一次在2019年9月。此后,在德中和世界发生许多事情。中国人想念默克尔。当其继任者朔尔茨11月4日抵达北京时,中国人希望他能继续执行前任的经济(对华)友好政策。在中国官媒眼中,德国应回到默克尔时代的务实道路——毕竟,双方都从中受益匪浅。1990年中国占德国贸易额的比例不到1%,到2021年已上升到 9.5%。
中国人如何看待默克尔的国家?慕尼黑啤酒节、汽车都是德国的“全球大使”,在中国也不例外。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人已领军,但宝马或奥迪仍是身份象征。迄今,中国留学生是德国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目前约有4万人就读于德国高校。尽管遭遇疫情,但中国人对德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并没减少。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对德国的需求越来越少。“这里不存在中国依赖德国的争论。”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北京办公室主任约翰·福尔曼称:如果说在施罗德时代,这个国家还把自己视为依赖德国技术的“小伙伴”,过了20年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中国已充满自信。
在北京,人们还听到朔尔茨的“时代转折点”演讲。他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德国不再需要在所有外交政策问题上追随美国,德中之间的更紧密联系将再次成为可能。(作者弗洛里安·穆勒)
德国《南德意志报》10月29日文章,原题:朔尔茨艰难的中国之行 目前,几乎没有什么话题能像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一样,引起德国公司关注。更重要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11月4日首访中国。
德国经济界正敦促对北京表现得更强有力些。德国工业联合会呼吁减少对华片面依赖。对德国总理来说,这意味着他或许应离开德国外贸政策几十年来的老路。但中国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商品的最大市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重要政治家一直在访华时担负起(帮助德国公司)打开中国经济的“开门人”。得益于数十年的政治支持,德企现在与中国紧密交织,“脱钩”将对德国经济产生严重后果。最著名的例子是大众汽车,其4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此次,12个德国公司代表将随朔尔茨访华。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德中贸易额达到2453亿欧元,中国继续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武尔姆表示:“在政治和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既不可取,也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