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救死扶伤,国际救援彰显大侠义

2023-09-10 11:18

古今中外,侠客一般指武艺高强、替天行道的人。作家金庸,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客,指外来者,在这里可认为指的是四海为家的游历者。合起来也就是指乐于四处帮助他人的游历者。因为帮助他人多与仗义疏财、主持正义有关,侠字大多人会想到的是武侠,侠不仅只是武侠。还有仁侠、义侠等,所有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他人的人都可以称为侠者。因为世界并不太平,弱者居多,呼唤侠客也成了大众的一种普遍心理。

近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遭殴打抢劫83万日元现金的消息引发关注。假设一下,倘如此刻有侠客出现,可能也就没有警察什么事了。然而当今社会,侠客是不多见了,警察之外,还有一群人道主义者,他们也在救死扶伤,扮演侠客的角色。

2003年8月19日,伊拉克巴格达运河饭店遭到炸弹袭击,22名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丧生。五年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世界人道主义日。虽然世界大战并未爆发,但是人道主义的灾难却数见不鲜。2022年,共有444名救援人员遭到袭击,其中116人死亡,143人受伤,185人被绑架。2023年《全球人道主义状况概览》年中更新显示,全球需要援助的人数攀升至3.62亿。

即便金庸再世,塑造再多的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人世间的戾气与暴力依旧弥漫。唐代诗人元稹在《侠客行》中写道:“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然而,救援人员死伤过多,也是一种灾难中的灾难。

在五花八门的灾难当中人们看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做到下一次比上一次更好,就是一种遗憾和愧疚。灾后要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地思考学习。这是对人道主义救援者的其中一项要求。

人道援助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的方向:一个是在战争和冲突中的人道援助,另外一个是自然灾害中的人道援助。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应对自然灾害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志愿精神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是出于自发的意愿参与到救助他人的行动当中,这样的动机是人类固有的本性之一。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危机当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行为,本身就蕴含了人道援助的基本精神。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