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之祸比靖康之耻还耻辱

2024-01-03 19:45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抗金大将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千百年来让汉民族记住了靖康之难。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是汉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劫难。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在汉民族历史上,还有一起悲剧,远比靖康之变发生的时间更早、情况更悲惨。那就是江陵之祸

江陵之祸,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西魏灭南梁战争。公元554年西魏在成功夺取南梁巴州的基础上,西魏权臣宇文泰派遣于谨、宇文护等人统兵五万进兵南梁的陪都江陵,南梁元帝亲赴江陵指挥督战。

虽然南梁军民奋起抵抗,使魏军久攻无果,但因江陵守将胡僧祐意外身中流矢战死,导致军心动荡。魏军最终攻陷江陵,俘虏了元帝。南梁太子等被迫到魏国请降。最后梁元帝被杀,朝臣及江陵百姓十万众被劫掠掳至魏国,江陵完全成了一座废都。史称“江陵之祸”。

江陵之祸,发生在战事频频的南北朝,距今年代久远,当时的官方史料记录并不详尽,大致以“阖城老幼被虏入关”等数句交代。但在文人笔墨中多有反映当时的场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庾信的《哀江南赋》。

庾信在这篇赋中,描写江陵城陷落的惨状,比如用“桀黠构扇,冯陵畿甸”比喻凶残嚣张外族对江陵城的践踏与蹂躏;用“千门受箭”描写守城将士被无情的如蝗之箭所射杀;用“夏台之祸”记录了梁元帝受困江陵、最后惨遭杀害。用“天地离阻,神人惨酷”来形容江陵之祸的凄惨等等。

庾信在《哀江南赋》的序言部分中,还总结了江陵之祸发生的前因后果,感叹梁元帝的无能和不幸,哀痛汉文化遭遇重创。为什么庾信会将江陵之祸,同时视为汉文化之殃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纯正汉民族政权;第二点,南梁当时是汉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希望;第三点,江陵之祸直接重创汉文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江陵之祸?庾信总结为“时值乱离,衅起萧墙”。意思是江陵之祸,虽是敌国进犯,但真正的祸乱根源是在自己的内部。

虽然梁朝最终平定了侯景作乱,但富庶的江南之地被兵火破坏严重,经济遭到重创,国力被严重削弱,引来了北朝国家的窥视。

比较“靖康之难”和“江陵之祸”,同是汉民族历史上灾难性事件,同是汉皇蒙耻、又有十万汉人被被虏北迁,但还是略有不同。“靖康之难”发生在北宋都城汴京,而“江陵之祸”发生在南梁陪都江陵。汴京是世界级大都会,而江陵则是区域性大城市,两者城市体量和繁华程度不可同语。

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看,“靖康之难”对汉民族造成的创伤,要远高于“江陵之祸”;但从文化浩劫的角度看,江陵之祸使数万卷无价的汉家典籍图书被摧毁、众多文化孤本从此失传、无法复生,这要比靖康之难更为痛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