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 | 万物更新三月三,凌空飘色笑春风

2024-04-05 11:52

上巳雅集、北帝诞庆、飘色巡游……“三月三”是广州最热闹的民间节日之一。古时候“三月三”上巳节是祈福和浪漫的节日,隆重程度堪比今天的春节,百姓纷纷祈求祓禊祛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月三”在岭南还是北帝诞,寄托人们追求幸福、期许平安等愿望。在广州民间,北帝诞巡游的队伍蔚为壮观,其中,飘色队伍别具韵味。

广州人善于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广州飘色吸收北方抬阁艺术技艺,但从制作、装扮到巡游表演,又糅合粤剧、广东音乐、广绣、广东醒狮等岭南民俗文化艺术精髓,以“精、巧、奇、艳”而著称,被赞誉为“东方隐蔽艺术”,给人全新的体验。

飘色巡游,观者如云。

▲飘色巡游,观者如云。

早在西周已有上巳节,秦汉时节俗传入岭南

上周六一大早,广州黄埔村的梁先生正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北帝诞庆,制扎色台、灯屏,商议巡游路线等;番禺沙湾街的万先生也趁周末带孩子参加飘色演员选拔……广州正进入“三月三”民间欢乐时段。

“三月三”的由来有多种说法,目前无确凿文字可考,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源于古时“除恶之祭”。每年农历三月上巳日,人们都要去水边沐浴洗濯、祭祀祛灾,叫作祓禊。西周时期,还有专门的巫师主持水边祓禊。

那么,到底何为“上巳”?要知道中国古代是以“干支”纪日,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便呼作“上巳”。秦汉时期,这一天被称作上巳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才有了今天“三月三”的说法。

大鳌鱼翩翩起舞。1

大鳌鱼翩翩起舞。

▲大鳌鱼翩翩起舞。

在春天归来之时,人们祓禊祛灾,以祈求美好生活。《论语》中有“莫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句,说的就是上巳节人们踏青游春的场景。这个节日里,平时养在深闺的少女也穿上美丽的衣裳,游玩采兰,踏歌起舞,由此,上巳节又称为“女儿节”。

秦统一岭南后,上巳节节俗传入广州,与本地习俗融合,形成颇具岭南特色的节日民俗。2000多年前,南越王赵佗就在今越秀山上筑越王台,供上巳节修禊所用。清《羊城古钞》说:“越王台,在越秀山上。汉赵佗建,为三月三日修禊之处。”相传,每年上巳节,赵佗会率群臣登上越王台举行祭祀,然后君臣宴乐,格外热闹。

魏晋南北朝时,上巳节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的临水宴饮节,著名的曲水流觞就源于此。众人分坐河渠两旁,上游放置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吟诗。《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那天在兰亭书写的诗序。唐代,上巳节的活动也极为风雅。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就描述了当时长安上巳节女子春游的场景。

广州人过“三月三”,也许不像王羲之这样有雅兴,也没有杜甫描述的那样绚丽多彩,但骚人墨客也热衷在这天聚会唱酬。比如,明代南园诗社的诗人黎遂球就写了题为《三月三日同诸公社集南园禊祓即席限韵》的诗,描写当年上巳节南园之美景:“流觞接席凭虚槛,曲水依城系画船。晴散暖香花作雨,节当寒食柳如烟。”另据民国时期《花县志》记载,“三月三”当日,当地文人墨客会相互唱酬,为流觞曲水之饮。

北帝诞在珠三角盛行,“三月三”举行大型巡游

宋明时期,理学盛行,“三月三”的浪漫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逐渐衰微。不过,“三月三”在岭南又融入了北帝诞庆等新内容,同样寄托了人们祛邪祈福的愿望。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说,北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北方掌管水的神灵,形象为龟和蛇,本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宋代以来,中原士民南迁,北帝文化传入岭南,至明清时期达到兴盛。珠三角一带几乎每个大村都有北帝庙,今广州荔湾仁威祖庙、番禺玉虚宫、佛山祖庙等都是供奉北帝的地方。

南人拜北帝,听上去有些奇怪,却又合情合理:因为南方“广为水国”,人们依水谋生,靠水揾食,自然会崇拜水神。传说,北帝的诞辰就在农历三月初三。每到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大型巡游活动,场面非常热闹。其中最著名的是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规模宏大。屈大均有记载:“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县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早在2006年,祖庙北帝诞庙会就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醒狮参与飘色巡游。

▲醒狮参与飘色巡游。

位于如今广州荔湾泮塘的仁威祖庙也远近闻名。据史料记载,仁威祖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曾是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大、最古老的北帝庙宇。

按旧俗,“三月三”北帝诞是当地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天清晨,醒狮出动,先到仁威祖庙的北帝像前叩拜,然后恭恭敬敬地退行出庙门,并与“请”出的北帝一起绕村而行,一路上锣鼓喧天,狮队狂舞,热闹堪比过大年。这一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叫作“改衫”,也即帮人“改”衣服。据说,穿上北帝诞这一天所改的衣服,人们就会家庭和睦、诸事顺利。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

在广州,与仁威祖庙同样有名的还有番禺沙湾的玉虚宫。沙湾人拜北帝,相传与明永乐皇帝朱棣有关。传说朱棣有一次打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幸得水神北帝相助,才与一位将军逃了出来。后来他就下令铸了四个北帝像,其中一个赐给了那位将军。将军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时都希望得到这个北帝像,最终闹到衙门。时任判官恰好是沙湾人李潞远。经李潞远调解,两兄弟和解了,就商议把北帝像送给李潞远,以示恩谢。李潞远后来将北帝像带回广州沙湾,拜北帝习俗由此在沙湾兴起。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北帝诞巡游的确是沙湾当地盛大的民间活动。据《沙湾镇志》记载,北帝诞庆祝活动由当地东南西北四个村的“一居三坊十三里”轮流操办。据说,由于承芳里和官巷里建有华光庙宇,供奉火神。因此,这两个里不能操办北帝诞活动,巡游队伍也会绕过承芳里和官巷里。

“以色代戏”飘色出圈,“精巧奇艳”飘逸灵动

在古代广州,每逢赛会吉期,人们常会举行庆祝活动。北帝诞会期间的巡游队伍有三大队列,即仪仗队列(举旗开道)、北帝神座队列(由村民抬着)与嬉神队列。其中,嬉神队就是各种助兴的队伍,其中,又以飘色巡游队伍最为引人注目。三五岁的小童戴上古戏里的妆容,手持长矛、刀剑,“飘”于半空,惊险神奇,格外抢眼。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2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1

▲沙湾古镇各村的飘色头牌。

广府民俗文化学者王维娜在《千色天空》一书中说,飘色在北方称抬阁、重阁等,据说是孔夫子当年到郑国干戈沟村去,“化干戈为玉帛”后,村民高抬彩阁欢送他而留下的一种习俗。明崇祯年间,北方的抬阁传入广东,先是在广州,后传入中山、吴川、茂名、云浮等地。

推陈出新一直是广州人的追求,民间艺术也不例外,北方抬阁技艺传入广州后,广州人结合本地文化,精心打造,突出飘逸灵动之美,展现出与北方“重实”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就连名字都有着浓郁的岭南特色。在粤语中,“色”通常用来指代美好的场面和场景,如欣赏美景、观看表演称为“睇色”,互相评比呼作“赛色”,巡游又被称作“出色”。马背上的表演叫作“马色”,水上表演叫作“水色”,空中表演就叫作“飘色”。

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番禺沙湾水上飘色。

▲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番禺沙湾水上飘色。

广州飘色是如何与北帝诞结缘的?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其中“以色代戏”之说最流行。古时广州人庆祝北帝诞,不仅要巡游,还会请戏班唱粤剧酬谢。清咸丰年间,朝廷解散粤剧戏班,火烧琼花会馆(今粤剧八和会馆前身),禁止民众演唱粤剧。民众喜爱演戏、看戏,但朝廷禁令又不能违反,于是有人就想出法子,引入飘色习俗。北帝诞之日,大家挑选一些俊俏的孩童,将他们装扮成粤剧中的人物,抬着他们与北帝一起巡游。众多粤剧艺人也参与其中,将粤剧中的角色、化妆、服饰等艺术运用于飘色,看似不唱戏,实则在演戏,让百姓过足戏瘾。飘色因此也被称为“凝固的戏剧”,并由此快速兴盛、自成一体,具有浓浓的岭南韵味儿。

广州飘色以“精、巧、奇、艳”而著称,又糅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等艺术成分。2006年5月,沙湾飘色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遗名录。

“色柜”诗画装点意头好,方寸之地撑起大舞台

广州飘色以沙湾为最。民间一直流传着“三月三,北帝诞,睇飘色,嚟沙湾”的说法。近年来,以沙湾为代表的广州飘色火速“出圈”,逢出“色”必人山人海,蔚为大观。

一板飘色主要由“色柜”“色梗”“色标”“色仔”等组成,它们巧妙串联在一起,共同演绎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记者在位于广州番禺沙湾镇体育中心内的沙湾飘色协会见到了“素颜”飘色。“色标”用于表明飘色名称、属地等信息,一般为锦旗状。主体部分的最底层便是“色柜”,长约150厘米,宽约80厘米,高约65厘米,左右有抽屉,用来装服饰、化妆品、食物等。“色柜”两旁各穿一条长木杠,用来抬着巡游,不过,现在的“色柜”已装上轮子,人推着走就行。

水上表演叫“水色”。

▲水上表演叫“水色”。

沙湾飘色协会会长、飘色市级非遗传承人黎伟明说,“色柜”其实就是一个大木箱子,但制作很考究。过去,广州飘色的“色柜”一般用坤甸木制成,既坚硬、重实,又不怕水浸、白蚁,还不易变形;现在也有用花梨木等制作,但都要求是硬木。“色柜”还是广州风土人情的展示载体,绘有江海舟楫、木棉花卉、山水鱼鸟等,颇有诗情画意。

工匠甚至还会使用岭南木雕技艺,将图案镌刻在“色柜”上。“有时候,为了场面更逼真,‘色柜’也可以用来布景。”黎伟明说,比如在飘色《雨打芭蕉》中,艺人在“色柜”上装饰茂盛的芭蕉树,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独占鳌头》主题配有蔚蓝的大海、硕大的鳌鱼,形象逼真;《赵云救主》中,艺人们甚至装上旌旗飘扬的城池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技艺精湛伪装巧妙,“色梗”被誉飘色灵魂

飘色巡游时,四个人抬着或推着色柜前行,演员则“飘”在离地三四米的空中,或手持刀剑,或脚踩风火轮,或站在芭蕉叶上,造型各异,令人惊艳。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小演员是怎么“飘”起来的?是否安全?记者探寻后发现,其中玄机就在于伪装在演员所持刀剑、乐器等道具之中的“色梗”。

记者看到,“色梗”其实就一条手指粗细的钢枝,固定在色柜上,支撑演员“飘”在空中。经过飘色艺人的巧妙掩饰,“色梗”极其隐蔽,即使沿街巡演时,观众与飘色近在咫尺,也难以发现“色梗”的存在。

飘色艺人制作“色梗”

▲飘色艺人制作“色梗”。

在老一辈沙湾飘色艺人黎汉明看来,“色梗”的精髓就在于“要让人看不见”。黎汉明祖孙三代热衷于飘色技艺。12岁开始,黎汉明便跟着父亲学习“色梗”制作技巧,经过几十年琢磨,他的技艺越发精湛。

传统“色梗”通常长1米,粗细在7~10厘米之间。黎汉明曾说,“色梗”若粗枝大叶,观赏性会大打折扣,但太细的话,承重力又是问题,所以需要反复揣摩,难点在于对重心的把握,由于上面要支撑小孩,巡游时又摇摆颠簸,只有重心正,“色梗”才不会因扭动而变形,演员方有安全保障。黎汉明制作的“色梗”粗细适中,重心正、伪装功夫高,其参与制作的飘色《昭君出塞》曾获评“观众最喜欢的十板飘色”之一。

在没有机械焊接的年代,“色梗”制作全凭铁匠的经验与技术,难度极高。“色梗”锻造讲究“滚火打铁”,在铁坯上开一道缝,把钢片嵌进去,当燃烧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时,再用特殊锻造技艺使二者熔合,稍有不慎,就要推倒重来。可谓是“一锤锻下,非成即废”。

记者现场看到,两根手指粗细的“色梗”通过一个小小的接触面粘在一起,却不留痕迹。很难相信,它能撑起一个或几个约15千克重的孩子!黎伟明说,锻造好的“色梗”很结实,不用担心会折断。看似或坐或站的演员其实都坐在特制的坐兜或座椅上,足够牢固。不过,“色梗”和坐兜都被精心伪装,一般人难以发现。

百里挑一选“色仔”,凌空飘然欲飞去

色梗所支撑的演员,叫作“色仔”(女孩子称为“色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被称作“飘”和“屏”。要让色仔“飘”得更美,演员筛选关卡重重。沙湾有一句谚语:“细个(小时候)飘色,大个(长大后)出色”,当地人有争相扮“色仔”(“色女”)的传统。

年轻一代沙湾飘色传承人黎伟明一向对飘色着迷,2008年投身于这门民间艺术,一干就是16年。谈起对“色仔”的招募,他深有体会。“过去是父母带着孩子来报名,如今是孩子缠着父母,要求来报名。”

古时候,每年北帝诞前,飘色艺人要在村里海选“色仔”。当然,师傅们平时也会对本村的适龄孩子多加留意,看中哪家孩子后,就会携带一包饼食,上门探询意见。若三天内饼食没有被退回,就说明这户人家同意孩子出演。过去扮“色仔”的孩子,家中非富即贵,因为扮演所需的服饰、头饰、金钗玉钏、戒指项链都需自备,还要配备3~4名随侍人员。

番禺沙湾的幼儿园,“色仔”“色女”沉浸式体验飘色活动。

▲番禺沙湾的幼儿园,“色仔”“色女”沉浸式体验飘色活动。

如今,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当“色仔”(“色女”),每年“三月三”到来前夕,各村都会张贴告示,飘色协会也发布招募信息。当地人认为,孩子当上“色仔”(“色女”),以后就会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报名特别积极。“我们每次发出信息,都是‘秒满’,甚至有家长打来电话,希望多加些名额。我们只招十个八个,报名的就有五六十人,有时候会有一百多个。”黎伟明说,飘色对孩子的身高、体重、性格等有硬性要求,“飘”起来的“色仔”(“色女”)一般在3至5岁,体重在15千克左右;扮演“屏”的“色仔”(“色女”)可以稍微大一点,大多在10岁以下,体重25千克之内,孩子还要胆子大、不畏高、有耐力。

待一切就绪,到了“三月三”这一天,这些小朋友要么化身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要么扮演现代人物。他们造型丰富、装扮艳丽,让人印象深刻。

求新求变推陈出新,沙湾飘色登中国民间文艺巅峰

20世纪初,战乱频发,北帝诞这种大型庆典不再像明清时期那样活跃。此外,过去广州飘色技艺只在村里传承,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很多技艺也因此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飘色作为沙湾传统民间文化被保护和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来,北帝诞、飘色等民俗活动得以重焕光彩。

20世纪80年代,沙湾飘色开始转为师徒传承,技术渐渐公开。2012年成立沙湾飘色协会,飘色在造型、内容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其中,以广东音乐为主题的《赛龙夺锦》,一举拿下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荣誉的背后,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

时间退回到2008年。当时,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沙湾举行,这是国家级综合艺术节首次在乡镇举办。沙湾飘色艺人精心策划制作了新版《赛龙夺锦》飘色。《赛龙夺锦》原为清代中叶沙湾人何柳堂原创的音乐作品,是广东音乐经典之作。此前,沙湾艺人曾根据此曲表达的意境,制作了一板飘色,但造型和装饰较为简洁。这一年,飘色艺人力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但在力学运用上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沙湾艺人马上想到,广东吴川著名的飘色《八仙过海》与《赛龙夺锦》运用了类似的力学原理。于是,他们邀请到了吴川的5位飘色艺人,来广州传艺。两地飘色艺人一起研究探讨十多天,三易其稿,累计上百次试验,最终不仅解决力学难题,还将过去3板的《赛龙夺锦》增加到11板,搭建3个梯级,并巧妙融入广州龙舟竞渡文化内涵,将色柜设计成两条龙舟,奔腾的浪花中“飘”起33个造型各异的“色仔”。他们手执不同乐器,奋勇争先,展现出热闹欢腾的画面。凭着一系列创新,新版《赛龙夺锦》飘色夺得山花奖,登上中国民间文艺的巅峰。

如今,广州飘色更是利用新技术,结合新内容,将过去的神诞赛会变成广州人喜闻乐见的艺术盛事。不仅传统节日常有飘色巡游助兴,一些工程庆典、大型招商、海外交流活动等也常邀请飘色巡游队伍,增加喜庆氛围。

飘色文化融入校园,有幼儿园每个月举行巡游体验

在黎伟明看来,最让他欣慰的,还是看到很多孩子对飘色有着极大兴趣,甚至有些幼儿园将飘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沙湾街育才幼儿园就有飘色文化墙、传承基地。记者看到,出自这些萌娃之手的飘色造型,都十分可爱。每个月,幼儿园都要在园内举办一次飘色巡游,一半小朋友演,另一半小朋友观看,下次大家角色轮换。

幼儿园孩子认真化妆。

▲幼儿园孩子认真化妆。

园长陈秀冰每当看到这些,打心底高兴。“我是沙湾本地人,看着飘色巡游长大,但小时候只是在看热闹,对飘色的内涵和意义不了解。记忆中,来看飘色的观众特别多,很多亲戚从海外回来看。”陈秀冰说,她家就住在飘色队伍必经之路的附近,每年三月初三,一大早跟随邻居搬着小凳子,放在路旁边占个最佳位置,用当地的方言来说,这种风俗就是“担定凳子睇飘色”。陈秀冰说,她小的时候也是一见《独占鳌头》中的“魁星”就马上躲藏起来,长大了她才知道,这个吓人的“魁星”原来是个状元。“如果当时我知道‘魁星’的故事,肯定不会害怕。”她笑着说。

艺人帮助孩子做表演前的准备。

▲艺人帮助孩子做表演前的准备。

在陈秀冰心中,飘色是沙湾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审美、认知、娱乐价值,能让孩子产生丰富的构想,给他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我们有义务及职责让这些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有飘色艺人说,看到这些孩子,就看到了希望,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

艺人帮助孩子做表演前的准备。1

▲艺人帮助孩子做表演前的准备。

多种岭南民间艺术,融入飘色巡游队伍

广府民俗文化学者王维娜说,广州飘色吸收了粤剧、广东音乐、广绣、绘画、八音锣鼓、舞龙、醒狮、鳌鱼舞等多种岭南民间艺术成分,被誉为“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

鳌鱼寓意“独占鳌头”

飘色巡游队伍中,舞龙队若在场,往往会走在最前面,有“龙头”之意。如果没有舞龙队,往往就有翩翩起舞的大鳌鱼开路,寓意“独占鳌头”、吉祥有鱼(余)。在广州民间,鳌鱼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今天耸立在珠江畔的琶洲塔,因为鳌鱼的传说,又被称为海鳌塔。

孩子见到“魁星”就躲

舞鳌鱼时,舞者肩部承托鱼身,头部藏入鱼腹,通过肩、臂、手肘的协作,使鱼身忽高忽低、左旋右摆,又使鱼口开合,在锣鼓声中表演“出洞”“觅食”“戏水”“跳龙门”等花样。戴着面具、手持朱笔的“魁星”穿插其中,左右蹦跳引逗鳌鱼。当看到路边的孩子时,“魁星”常会用笔蘸上墨,在孩子脸上画一笔。有当地人回忆说,小时候因为不懂,每次看到“魁星”右手拿一支粗粗的黑笔,左手拿一个墨盒,还戴着面具,就觉得挺吓人。“还要被他在脸上画上一笔,那时很多孩子一见‘魁星’,就马上躲起来。”

八音锣鼓奏粤乐经典

飘色巡游还会配上八音锣鼓,吹吹打打,场面非常热闹。所谓八音锣鼓,就是用锣、鼓、钹等八种乐器合奏,主要演奏广东音乐经典名曲,如《步步高》《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曲调高昂洪亮,旋律欢快流畅。有时候,为增加喜庆热闹气氛,八音锣鼓艺人还会即兴吹奏流行歌曲或小调,拉近古老艺术与年轻人的距离。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