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 | 羊城山冈岁月长,融入都市绽繁华

2024-04-17 14:13

广州不仅是河道如巷、水系成网的水城,也是一座坐落在山地丘陵之上的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广州人民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将一座座原本荒芜的山冈,因地制宜建设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家园。这些山冈连绵起伏,道路蜿蜒,不仅是地理上的标志,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山冈与城市相融,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它们见证了广州的沧桑巨变,记录了广州人奋斗的印记。

历史之冈·象岗

广州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博物院依象岗山而建。这座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历史的宝库,更是广州文化的重要象征。与博物院紧紧相邻的,是一个名为“象岗山社区”的地方。沿着一条长长的斜坡往上走,你会看到楼梯步道纵横交错,如同一条条蜿蜒的丝带,连接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空中平台上下交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5D“小山城”之中。

象岗山社区,楼梯步道随处可见。

▲象岗山社区,楼梯步道随处可见。

空中平台上下错落 仿佛置身5D“小山城”

昔日,象岗是越秀山西侧的一座小山冈。它海拔不高,形状独特——南北长、东西窄,犹如一只卧伏的巨象,在广州的地貌中独树一帜。

南越王赵佗曾在此地“因岗作台,北面朝汉”,建造了著名的朝汉台。1983年,人们在象岗山中部修建宿舍时,意外地发现了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墓葬。这一发现将象岗山的人文历史一下子追溯到了两千年前。

明代洪武年间,永嘉侯朱亮祖为了完成“三城合一”的构想,将象岗山拦腰截断,使其与越秀山分离,成为一座孤立的小山包。樵夫常在此割草打柴、放声高歌,“象山樵歌”因此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与荔湾湖的“荔湾渔唱”相映成趣。近代以来,清军在此建了拱极炮台,以保卫广州的北门。

行走在象岗山社区,每一步似乎都在与岁月对话。这个仅有0.248平方公里的小社区,犹如一个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南越王墓诉说着两千年传奇,拱极炮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越王井、三元宫、高剑父纪念馆等遗迹更是将文化脉络绵延至今。

20世纪80年代,象岗山的山体被削低了17米,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社区。这里的街坊常开玩笑说,由于地形复杂,亲戚上门经常“找不着北”,只能顺着墙上的数字编号寻找。

值得一提的是,高剑父的春睡书院旧址建筑形式被巧妙地复原到了现代建筑盘福大厦的顶层,成了第14层的一部分,这种建筑形式颇为罕见。

尽管时代变迁,象岗山的老房屋、老街巷仍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小伟》《我爱你!》等电影都曾在这里取景。象岗山社区因此“出圈”,吸引了众多影迷和游客前来寻访,感受这座“山城”的独特魅力。

在这片山冈之上,生活充满了烟火气。一栋栋被楼梯相连的楼宇,拉近了街坊邻里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梁家辉和叶童在电影中的深情演绎,让人们对山冈上的爱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现实中,象岗山社区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23号楼是《我爱你!》的拍摄地之一,这里有一对老年夫妻,妻子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丈夫一直对她倾心呵护。每天,他背着妻子上下楼,推着她的轮椅出门,让她享受阳光。这份执着与深情,如同山冈一般恒久弥坚。

城东之冈·东山

从东山口地铁站出来,庙前直街、庙前西街熙熙攘攘。咖啡店、文创园、买手店、独立工作室、潮牌店等“网红店”在这里聚集,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探店、打卡。现在的东山口是广州最多潮人、网红聚集的社区,也是广州文艺青年最喜爱的文艺商圈。

走在东山口附近的街道上,仿佛时光慢了下来。

▲走在东山口附近的街道上,仿佛时光慢了下来。

名为东山实则是小丘 本是荒郊野岭放马地

沿庙前直街向东至烟墩路入口左转,有一条6米宽的小巷。小巷入口处,红墙绿瓦排列巷侧,前行数步见一教堂高耸。过了教堂,巷子向东拐了个弯,延伸至达道路。一路古木葱郁,别致的洋楼庭院点缀左右,幽深而静谧,与“寺贝通津”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名相得益彰。

绿树掩映下的东山洋楼

▲绿树掩映下的东山洋楼

其实,“寺贝通津”这个地名,本来指的是“东山寺背后通往码头”的小路。东山之名,据传始于明成化年间的东山寺。据《广州城坊志》记载,东山寺位于城东,因有此寺,这一带便被称为“东山”。不过,虽然名为东山,实则这里并无山峦起伏,所谓的“山”只是诸如烟墩岗、龟岗、木棉岗等一些小山丘。

清朝早期,广州城经历了“两藩”领兵南下的战乱。靖南王耿继茂的战马在西关一带放养,平南王尚可喜将东门外的山冈作为牧马的场所,“马棚岗”这个地名应运而生。不过,随着时局的稳定以及“两藩”被康熙削藩,马棚岗渐渐不再养马,这里便成了荒地。

直到清末民初,东山还只是广州城大东门外的荒郊野岭。当时广州城的西部富商云集,寸土寸金;东山一带则在烟墩岗、龟岗、木棉岗、松岗、七星岗等几个小山丘的环抱之中,稻田、菜地、鱼塘、竹林遍布其间。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当时仅有羊肠小道与市区相通。

烽火烟墩变身名校 庙前直街商业萌芽

沿着庙前直街向东漫步,不久便来到了被誉为“广州醉美大斜坡”的培正路,但见树影婆娑,一对新人在绿瓦黄墙的映衬下拍摄婚纱照,定格一生中最美好的瞬间。

培正路被誉为“广州醉美大斜坡”。

▲培正路被誉为“广州醉美大斜坡”。

1907年,培正中学新校在此开建,培正路也得以开辟。大斜坡位于路的南段,两旁名园林立,古朴典雅。

走上“醉美大斜坡”,就来到了烟墩路。广州七中、培正小学、培正中学、烟墩路幼儿园等均位于此。这条街道因“烟墩岗”而得名,而“烟墩”的字面意思是“有烟升起的土墩”。培正中学内美洲华侨纪念堂所在地曾有一座烽火台,是古时用来守望珠江江面的防护要塞,后在兴建培正中学的过程中被拆除。

随着培道、培正、培贤、慕光等学校相继在东山建成,这里的教育氛围逐渐浓厚。此时,广九火车站开始修筑,新式学堂的进驻和铁路枢纽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勾起了华侨在此建房的兴趣。最初,他们只是在此修起了一些住宅,这一带尚未形成闹市。1909年,美国侨眷钟树荣与美国华侨郭乃伦、包华等合资购买了现烟墩新街所在的地块,并在1911年划分为6块出售。1915年,美国华侨黄夔石在龟岗(因形如龟背,故名龟岗)购买荒地,建设龟岗一至四马路,分段出售。随后,周边恤孤院路、烟墩路、培正路、新河浦、启明路一带建起一幢幢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形成东山华侨建筑群。

龟岗站

▲龟岗站

俗话说“路通财通”,华侨和侨眷看到了这里的商机,陆续在这一带开设商铺。1917年,庙前直街迎来了第一家商店——青园(竹棚茶居)。随后,玉波酒楼、文苑饼家、春园茶居、华华照相馆、新昌文具店等商铺相继开张,带旺了东山口地区的商业氛围。甄沾记的椰子糖更是闻名遐迩,成为东山口地区的一张美食名片。

如今,走在东山地区的街道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独特的商业氛围和侨商文化。

培正东街2号历史建筑前,年轻人在拍照打卡。

▲培正东街2号历史建筑前,年轻人在拍照打卡。

“模范住宅区”扩容 政要名流云集

东山的发展,与当时广州拆旧城、建新城,大力发展市政建设的大环境形成呼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分别在马棚岗、竹丝岗、松岗、龟岗等处建设“模范住宅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1932年,“松岗模范住宅区”更名为梅花村,即现今梅花村所在。广东军政要员纷纷在梅花村营建官邸,形成了一个由20多个公馆组成的新式高端洋楼住宅区。在这里居住的除了陈济棠和孙中山之子孙科这样的政界要员外,还有一代名将蒋光鼐等社会名流。“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俗语在这一时期不胫而走,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东山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东皋、东川路、竹丝岗等地也逐渐被纳入东山的版图。

谁也没想到,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东山地区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荒郊野岭蜕变成广州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片山冈上的街区,如今已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情画,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每一页都镌刻着近现代的沧桑与荣光。

书香之冈·从岗顶一路向北

东山往东,是石牌村北丘陵。岗顶,这个名字源于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市集,这个市集位于石牌村北丘陵的丘顶,故有此名。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IT产业的蓬勃发展,岗顶从一个不起眼的市集迅速崛起为全国知名的“电脑城”。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通过组装电脑、销售配件等方式赚取额外收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上大学时便开始在太平洋电脑城装机,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最早的“太平洋数码广场”已转型为美食城,而曾经的电脑商铺也大多换了面孔。

从高楼林立的岗顶拐入五山街道,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山冈息息相关的世界。华山路、茶山路、嵩山路等路名以及瘦狗岭、鸡笼山、独秀峰等地名都深深烙印着这一带独特的地貌特征。

近百年前中大迁往东郊 山冈上崛起广东科教中心

关于五山这个地名的来源,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这里被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凤凰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形似盆地的地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五马饮泉”。另一种说法是“五山”泛指这一带山多林密的自然环境。

在五山路立交与广园快速交界处,一座巍峨的牌坊巍然耸立,门额上“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大字苍劲有力。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出了迁往东郊石牌的决策。这一迁址不仅为中山大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也为石牌地区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挂着两校的校牌的牌坊,门额上“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大字苍劲有力。

▲同时挂着两校的校牌的牌坊,门额上“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大字苍劲有力。

在中山大学的规划与建设中,两位杰出的建筑大师——吕彦直和杨锡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吕彦直以其卓越的建筑才华参与了学校的规划设计工作,而杨锡宗则以其深厚的建筑造诣和独到的设计理念,主持完成了这一宏伟工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大学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国人设计、中国式的高等学府,彰显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整个校园被巧妙地设计为一个钟形结构,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知识的积累。在短短四年多时间里,校园内共建成各类建筑186座,其中69座至今保存完好。这座巍峨的牌坊当年正立于中大校区南门,也是学校的正门。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进行重大调整,中山大学迁至岭南大学校园。中山大学工学院及农学院继续留在石牌校址,并与其他院校一起,分别成立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起初,这座牌坊是两所学校的共有校门,牌坊上同时挂着两校的校牌。后来,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建设了自己的独立校门,这座牌坊成了纯粹的历史文化纪念物。

此后的几十年里,这里逐渐汇集了众多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等研究机构,还有一大批中专院校,使五山地区成了广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如今的五山地区已然成了一个学术气息浓厚、生活氛围和谐的社区。

从岗顶一路走来,沿途可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校彼此相望:在华工的西湖能看见华农的教学楼;穿过华农的老小区就到了华工的东住宅;从华农的茶山19栋下坡,就进了农科院宿舍……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星罗棋布,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教育资源。有人在这里从幼儿园读到大学,虽没有走出这片山与山之间的天地,却在这里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回忆。

山冈起伏湖泊点缀 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

在五山,水平线似乎是一种奢侈。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环绕着华南农业大学,凤凰山则静静守护着华南理工大学。“最多的石阶路在华工百步梯;最陡的路在农科院小区;最长的坡在华农紫荆桥;最绕的弯在五山路隧道。”这里冈峦起伏,道路曲曲绕绕,学生们总结出了逛五山的最佳方式——骑电动自行车。

华工百步梯

▲华工百步梯

华南农业大学“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美誉绝非虚名。由于校区之间相隔至少两公里,赶课成了华农学子的必修课。华农的学子们幽默地将歌曲《红日》改编成描述上学之路的歌词:“上学之路就算颠沛流离,上学之路就算曲折离奇……”用歌声表达他们对这段独特经历的感受。

华农校园,风景宜人

▲华农校园,风景宜人。(资料图片)

华农校园,学生骑着车顺坡而下。

▲华农校园,学生骑着车顺坡而下。(资料图片)

每年三四月,当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五山的各大高校成了热门的赏花打卡地。紫荆花、樱花、黄花风铃木竞相绽放,将校园装点得如诗如画。此时,五山不仅是一座学术之城,更是一座花香四溢、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丽之城。

海珠之冈·基岩岛形成多个山冈

跨过珠江,海珠区的地势也是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北部从西往东为一列低丘冈峦,海拔一般约50米,最高的圣堂岗海拔54.3米;台地分二级,一级台地海拔约40米,另一级台地海拔约20米;南部和东部为河海冲积的沙洲平原,河网密布。

康乐园纪念谢灵运 马岗顶谈笑有鸿儒

中大康乐园校区中心所在,是一处冈峦——“马岗顶”。冈上大树参天、郁郁葱葱。这里不仅地理环境独特,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20世纪50年代,中大师生曾在马岗顶采集到双肩石斧和石镞,震惊了学术界。它们被证实为广州最早发现的先秦时期(距今四五千年)文化遗存,为这片土地的文明史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时间坐标。

马岗顶还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有着不解之缘。南朝宋元嘉年间(公元433年),谢灵运被宋文帝流放。虽然他在广州的时间并不长,但无疑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后来,人们将此地命名为“康乐村”,以表达对谢灵运的敬仰与怀念。

1904年,格致书院迁至康乐村,更名为岭南学堂,1918年正式定名为岭南大学。这片坐落于康乐园中轴线东面的马岗顶,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不仅宜居,更是做学问的绝佳场所。313号高礼士屋,曾是著名学者、“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的寓所。再往北走不远的319号小洋楼,则是陈序经教授的故居。他正是在这栋小楼里完成了学术巨著《陈序经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

康乐园内陈序经教授故居

▲康乐园内陈序经教授故居

康乐园内的百年历史建筑

▲康乐园内的百年历史建筑

康乐园内处处鲜花盛开。

▲康乐园内处处鲜花盛开。

春天来临时,马岗顶南坡杜鹃花竞相开放,一团团、一簇簇,犹如火焰般燃烧。陈寅恪先生曾赋诗“美人浓艳拥红妆,岭表春回第一芳,夸问沉香亭畔客,南方亦有牡丹王”,表达对这片杜鹃花海的赞叹。

对中大学子来说,杜鹃花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谢灵运旧居已不复存在,后人也无法考证他是否曾在这片茂林修竹间留下木屐声,但康乐园的百年历史与文化已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见证沧海桑田之变

中山大学所处的马岗顶往东约9公里之处,矗立着震撼人心的古海岸遗址——七星岗。七星岗这一地名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的《名胜志》。这里由风岗、马骝岗、坑岗、大岗、宝鸭岗、花岗、牛眠岗七个山岗组成。它们排列如星,故得名七星岗。6000多年前,汹涌的海水缓缓退去,在这里留下了一片独特的地质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这里曾是大海深入内陆的极限,与今日的海岸线距离,被公认为古今海岸线之间的最大间隔。

踏入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科学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岭南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吴尚时教授的雕像。1937年,他首次在这里发现了珍贵的海蚀地貌。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吴尚时教授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这片土地的地质变迁,对研究华南海面变化、陆地升降和沧桑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地壳稳定性也有重要意义。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由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部分构成:海蚀崖高约2米,额状突出,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期海浪的汹涌与澎湃。海蚀平台宽广平坦,高出今天的海平面近两米,平台后的海蚀瓯穴深邃而神秘,让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心生敬畏。站在这里,遥想往昔,仿佛看见巨浪滔天的大海。如今,这里已是繁华都市,但那些远古的风浪之声,似乎仍在我们脚下响起。

漱珠岗杨孚讲学 画家名士雅集赏梅

七星岗附近的仑头村圣堂岗是海珠岛的制高点,海拔54.3米。海珠区西部最高的漱珠岗则是7000多万年前火山岩的遗迹,原本孤立于珠江之中,后逐渐与陆地相连。

漱珠岗的历史同样丰富多彩。自东汉时期起,这里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曾在洛阳任议郎的杨孚,告老还乡后选择在此结庐而居。他在这里种下松树,万松岗之名正由此而来。杨孚的居所“石边祠”也是其著书立说和讲学之所,开启了漱珠岗的文化传承。宋代,岭南大儒崔与之也曾在漱珠岗讲学,进一步丰富了这里的文化底蕴。

清道光年间,道士李名彻的到来,为漱珠岗增添了新的色彩。他见万松岗东接七星岗、西连五凤村,近临珠江,远眺云山,气势昂轩,宛似玉碟上的一颗明珠,便将岗名改为漱珠岗,并在此修建纯阳观。李名彻不仅是一位道士,还是学贯中西的天文学家。他在漱珠岗顶建起了广东现存最早的天文台——朝斗台,并著有天文学著作《寰天图说》。

漱珠岗以古松、怪石、幽梅而闻名。近代以来,这里更成了文人雅士诗酒结社的场所。居巢、居廉等画家常来此登高作画,他们的弟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也在此雅集,栽下梅树数百株,结成“梅社”。

1950年,岭南大学学者陈寅恪及冼玉清也来到漱珠岗赏梅。陈寅恪登临朝斗台,留下诗篇,成就一段佳话。漱珠岗,这个小小的山丘,不仅承载着人文的积淀,也见证了科学发展的一段历程。

说岗

广州缘何多带“岗”字地名

萧岗、赤岗、岗顶、昌岗、嘉禾望岗、浔峰岗、萝岗……有网友统计,广州以“岗”字命名的地铁站约有二十个。广州地铁站名中“岗”字频繁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广州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广州地势北高南低,从北至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盆地、山冈台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广州北部受瘦狗岭断裂带的挤压,形成了连绵起伏的低丘。20世纪以来,这些岗丘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平整,坡度有所降低,但带“岗”字的地名(如竹丝岗、松岗、龟岗等)仍然沿用至今,留下了对过去地形地貌的记忆。

在珠江以南的海珠区北部,石榴岗、七星岗、赤岗、马岗、石马岗、漱珠岗等低丘冈峦自东向西排列。这些“岗”原为海中浮出水面的小基岩岛(岛屿底部有坚硬岩石支撑),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发育和沉积,逐渐与陆地相连。它们在广州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岗地成为古海岸遗址,见证广州的海陆变迁;一些岗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诉说着广州的古老故事和丰富文化,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