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不吃肉也患大肠癌?有医生分享病例指,一名50多岁女子茹素几十年,却患上大肠癌第3期,须切肠保命。 医生发现,该女子常吃1类食物惹祸,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后来,她更因轻视1种身体变化,导致延误治疗。 吃素也有秘诀?有研究显示,采取1种素食方法,可减大肠癌风险43%。
不吃肉也患大肠癌3期 长年吃素竟要切肠保命
胃肠肝胆科医生张振榕在节目《医师好辣》中分享病例,一名50多岁的妇女茹素长达几十年,后来出现血便,检查后证实患上大肠癌第3期,更须要切除一半的大肠,以及进行化疗,方能保命。
大肠癌症状易忽略?持续便秘也是征兆?
根据癌症网上资源中心数据,大肠癌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异常(带血、呈黑色、带黏液或直肠出血、呈幼条状)、持续便秘或腹泻、大便后仍有便意。 另外,若无故体重下降、下腹不适、手脚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气喘、面色苍白、头晕等也可能是大肠癌征兆。
为何吃素也患大肠癌?1类食物暗藏陷阱?
长年吃素也患大肠癌的原因是什么?张振榕医生指,饮食方面,该女子虽然该妇茹素已久,却因经常吃1类食物,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另外,她也一直轻视身体出现1种变化,导致情况恶化。
引发大肠癌三期3大风险因素
-
肥胖:该女子体形肥胖,饮食高油及高糖,而且纤维量摄取不够。
-
常吃加工素:她常吃“加工素”(加工食物),例如素肉、素鸡、素鱼等,其实非常油腻,与食用健康原型食物的“健康素”不同。
-
轻视大肠息肉:她约于3年前曾照大肠镜,发现生有0.8cm的腺瘤,却因宗教信仰,不听医生劝告坚持不切除。 直到2、3后因为大便出血,才要求做第2次大肠镜,已演变成大肠癌第3期。
大肠癌5大成因 不常运动也增风险
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大肠癌是结肠或直肠内的细胞异常生长所形成的癌病。 有5种常见的饮食习惯或身体状况较易引发大肠癌,包括经常摄取高动物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有大肠癌家族病史,以及结肠长期发炎或有息肉等因素,也会增加罹癌风险。
素鸡素肉易致癌?吃1种素食减43%风险
加工素食有什么问题?如何吃素才健康又防癌?营养师刘怡里曾讲解加工素食的致癌风险,生产素火腿、百页豆腐、仿肉类的素鸡或素鸭等加工食品时,会加入很多不好的油脂,例如棕榈油等,容易令人体发炎。 豆类为常见的素食食物,由于本身偏干, 制作及烹调时也可能会增加油脂含量,而高脂饮食容易引发大肠癌,甚至增加患乳癌的风险。
她引述美国医学期刊的研究,该研究进行7年,并分析逾7万7千人的饮食习惯,结果发现,吃全素的人有助减低患大肠癌20%的风险,而吃鱼素(只吃蔬菜和鱼类),则减低高达43%的直肠癌风险。
1类大肠息肉恶化危机更高
至于大肠息肉,不切除一定演变成癌症吗?张振榕医生提醒,若放任大肠腺瘤不管,恐在5至10年内演变成癌症。 即使若不想切除,也建议在半年内要回诊追踪,因腺瘤大于1cm以上都很危险。
大肠息肉的种类和癌变风险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资料,息肉主要有2大类型,腺瘤(Adenoma)和增生型息肉(Hyperplastic Polyp)。 腺瘤是一般想象中息肉的样子,呈蘑菇状或肉瘤状的凸出物。 这类息肉较可能变异为恶性肿瘤,由长出腺瘤到恶化至大肠癌,约需时10年。 所以,当医生看到腺瘤,通常都会“除之而后快”。
至于增生型息肉的样子呈扁平状,稍稍隆起,形状有点像热香饼。 这类息肉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一般会维持良性,恶化变异的机率非常低。 医生较可能因应病人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切除。
6招预防大肠癌 2类食物要少吃
除了避免加工食品与及时切除息肉,还可以怎样预防大肠癌?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大肠癌是香港第2位最常见的癌症,除了多吃蔬果及五壳类食物,少吃肉类及动物脂肪、少喝酒以及戒烟,也有助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微胖更长寿?研究揭1种身型死亡率最低,医生教2招塑造长寿体型
数据源 :医师好辣、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癌症网上资源中心、香港卫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