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海洋之心,揭开深海之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助力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

2024-07-01 09:58

在广州南沙龙穴岛的海边,坐落着一个不那么起眼的码头,旁边几栋白色的建筑也并不高大。但就是这里,坐落着我国首座也是最大的深水科考码头:占地300亩,岸线长1000米,泊位长700米,建有5个泊位,港池最大水深-10.9米,能满足全球各种科考船的用水用电需要。此外,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大洋钻探岩心库:中国大洋钻探岩心库,这里就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

图片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全景视频截图(视频由海广局提供)。

在岩心库展厅,一样名为深海水的样品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岩心库高级工程师赖佩欣解释说,海洋深层水(深海水)是指200米以深的海水。其低温恒定性使其温度全年维持在16℃以下,500米以下水温低达8~10℃,确保了水质的稳定。富含90余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成分非常稳定且易被人体吸收。由于深海强水压作用,深海水的水分子团相对较小,营养成分以活性游离离子的形式存在,促进了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高效吸收。目前对深海水的开发利用还处于研究阶段,相信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片2

▲岩心库展品,最右边为深海水。

来到中国大洋钻探岩心库,赖佩欣工程师向记者介绍:“大家可能知道我国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我们岩心库其实就是‘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一个配套设施,钻探船从海上获取的样品以后,就会保管到我们库里面。”

图片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岩心库高级工程师赖佩欣向记者介绍低温库。

中国大洋钻探岩心库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条件,是全球储存能力最大的大洋钻探岩心库,岩心库配备了全生命周期的岩心管理系统,具有岩心储存、分析测试、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共享服务等功能。可以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正式入列后获取的大量岩心样品提供管理服务。岩心样品从转运,登记,测试分析到入库,实现全程智能化。

图片4

▲存贮在-196度液氮罐里的海洋可燃冰样品。

在岩心库,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存贮在-196度液氮罐里的海洋可燃冰样品。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一般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可燃冰是固体,如未实施保压取样,其原有的低温高压环境改变后,会迅速挥发。所以只能存放在液氮罐里。可燃冰燃烧可以释放大量的热,用于发电、供热等,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新的战略能源。

图片5

▲停泊在码头的科考船“海洋地质六号”。

参观完岩心库后,记者登上了停泊在码头的科考船“海洋地质六号”,海洋地质六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在2009年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正在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图片6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方法所高级工程师陈春亮。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方法所高级工程师陈春亮表示,“海洋地质六号”入列以来,一共完成了35个航次的远洋作业任务,包括南极科考、太平洋、我国南海等海域的综合地质调查。“海洋地质六号”船的“排班”很满。此前刚执行完一个90多天的航次,在码头备航一个星期之后又进行了一个南海短航次的调查,然后大概就是备航十天左右,我们即将又再出远洋执行科考任务。

陈春亮说,“海洋地质六号”船上配置的科考设备——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科考设备中的重要标志成就之一。“海马”号研发成功后,团队继续进行谱系化建设,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将其打造城为我国深海探测的利器。在我国南海首次发现大型活动性冷泉—— “海马冷泉”,并实现了富钴结壳资源精细化勘探。

图片7

▲“海马冷泉”活动区自然出露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广海局供图

据了解,可燃冰是一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我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巨大,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区。未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也将聚焦可燃冰产业化以及我国滨海到深海关键海域的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的新一轮找矿突破,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海洋地质调查现代化。

星岛记者 杨森 广州南沙报道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