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60岁也可逆转!医生推荐4类食物,补钙健骨防骨折

2024-07-25 15:39

年近30岁骨质开始明显流失,随着年纪增长,骨折风险大增。 不过,骨质疏松症并非不可逆转。 有医生指出,曾有60岁以上的患者成功逆转骨质密度! 他指出,适量食用4类健骨食物,并配合1种运动,有助改善症状,预防骨折。

1

骨质疏松60岁后也可逆转 5招健骨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长者常见的病症,家医科医生李思贤在其Facebook专页分享个案指,曾遇过一名60岁以上的患者,在一年内成功把骨质密度逆转25%。 因此,想在60岁后逆转骨质疏松其实是可行的,到底秘诀是什么?

1. 补充钙质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绿色蔬菜、小鱼干、芝麻等

作用/功效: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人体约有9成钙质储藏于骨骼和牙齿中,钙质本身有巩固骨骼、协助血液凝固、协助心脏肌肉收缩等功效,成人每天的钙质摄取量应不少于1000毫克。

2. 补充维他命K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纳豆、鸡蛋、芝士等

作用/功效:据香港卫生署及食安中心资料,维他命K是脂溶性微量营养素,有参与骨骼代谢作用,另有助血液凝固,防止流血过多。

3. 补充胶原蛋白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大骨汤、保健品

作用/功效:据台湾卫生福利部资料显示,胶原蛋白是人体结缔组织中的重要蛋白质,由甘胺酸、羟脯胺酸等胺基酸所组成的巨大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骨骼、皮肤、血管、关节等部位,在人体扮演着黏合、支撑的重要角色。

4. 补充维他命D

摄取建议:服用保健品。 李医生曾指,维他命D一般需要借助维他命A、镁及鱼油帮助吸收,所以较难从食物中摄取。 此外,虽然晒太阳亦可令身体生产维他命D,不过比例相对较少,因此他建议透过保健品补充维他命D。

作用/功效: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维他命D可协助身体吸收钙质和磷质,以维持骨骼生长。

5. 进行负重训练(运动)

运动例子:行楼梯,或善用哑铃、弹力绳等辅助器材

作用/功效:李思贤医生指,若没进行负重训练,单单服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或保健品,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仍然有限。 香港医管局指出,养成恒常进行适量负重运动的习惯,有助预防骨质疏松。

30岁后骨质始流失 更年期妇女风险高?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所收集的数据,香港约有一半65岁以上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及系统性病变,其特征为骨质密度低及骨骼组织变稀疏, 从而引致骨骼变脆和增加骨折的机会。

一般而言,骨质会于童年及青春期急速增长,至30多岁时达至最佳。 其后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流失的速度会加快,骨质密度亦可能会逐渐减少,使骨骼变得脆弱,导致骨质疏松症。 此现象在男女均会出现,但对于更年期后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是最高的,因而较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有何病征?3部位易骨折?

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没有任何明显病征。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背痛的情况,大多数患者未必能于早期发现,很多时候直到发生骨折后才会发现患上骨质疏松症。

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因为轻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导致骨折

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亦可能因为脊椎骨塌陷,令背部变得弯曲,导致驼背和变矮。

骨质疏松8大高危族群 缺乏运动要小心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出现于长者或女性身上。 根据卫生署资料,以下人士亦是骨质疏松的高危族群,过量饮用1类饮品也会增加风险。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士

1.长者:造骨能力减弱,骨质容易变得疏松

2.女性:一般在停经后,因雌激素停止分泌所致

3.体型瘦小者

4.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患者

骨质疏松症成因

1.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

长期摄取钙质不足

缺乏维他命D

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

过量摄取钠质(盐分)

缺乏负重运动

酗酒

2. 疾病因素

女性的雌激素不足,例如因化疗、电疗或手术而提早停经

男性的睾丸素过低

内分泌失调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服用药物:长期服用高剂量类固醇药物。

骨质疏松症诊断方法

如属上述高危人士,可寻求医生之专业意见,并接受检查。 常见测量骨质密度的 方法有:

1.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仪(DEXA):用于诊断及监察治疗的效果。

2.超声波仪器(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只可以作为骨质密度的初步筛验方法,并不能作为确诊工具。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夜尿多过这次数,最快3年肾衰竭,死亡率高43%!

身体3部位生痣,男子求医揭肝硬化,患肝癌死亡率极高

女子吃隔夜菜后肾受损,全家也入院!医生揭忽略6件事超危险

逆转糖尿病,做10分钟即可!1种运动快速降血糖更可减肥

1类都市人患心脏病风险高68%, 专家教3招保护心脏

数据源 :思思医师,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获授权转载)、香港卫生署、台湾卫生福利部、香港中文大学


骨质疏松60岁也可逆转!医生推荐4类食物,补钙健骨防骨折 | 星岛环球网

骨质疏松60岁也可逆转!医生推荐4类食物,补钙健骨防骨折

发布时间:2024-07-25 15:39

年近30岁骨质开始明显流失,随着年纪增长,骨折风险大增。 不过,骨质疏松症并非不可逆转。 有医生指出,曾有60岁以上的患者成功逆转骨质密度! 他指出,适量食用4类健骨食物,并配合1种运动,有助改善症状,预防骨折。

1

骨质疏松60岁后也可逆转 5招健骨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长者常见的病症,家医科医生李思贤在其Facebook专页分享个案指,曾遇过一名60岁以上的患者,在一年内成功把骨质密度逆转25%。 因此,想在60岁后逆转骨质疏松其实是可行的,到底秘诀是什么?

1. 补充钙质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绿色蔬菜、小鱼干、芝麻等

作用/功效: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人体约有9成钙质储藏于骨骼和牙齿中,钙质本身有巩固骨骼、协助血液凝固、协助心脏肌肉收缩等功效,成人每天的钙质摄取量应不少于1000毫克。

2. 补充维他命K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纳豆、鸡蛋、芝士等

作用/功效:据香港卫生署及食安中心资料,维他命K是脂溶性微量营养素,有参与骨骼代谢作用,另有助血液凝固,防止流血过多。

3. 补充胶原蛋白

医生列举食物例子:大骨汤、保健品

作用/功效:据台湾卫生福利部资料显示,胶原蛋白是人体结缔组织中的重要蛋白质,由甘胺酸、羟脯胺酸等胺基酸所组成的巨大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骨骼、皮肤、血管、关节等部位,在人体扮演着黏合、支撑的重要角色。

4. 补充维他命D

摄取建议:服用保健品。 李医生曾指,维他命D一般需要借助维他命A、镁及鱼油帮助吸收,所以较难从食物中摄取。 此外,虽然晒太阳亦可令身体生产维他命D,不过比例相对较少,因此他建议透过保健品补充维他命D。

作用/功效: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维他命D可协助身体吸收钙质和磷质,以维持骨骼生长。

5. 进行负重训练(运动)

运动例子:行楼梯,或善用哑铃、弹力绳等辅助器材

作用/功效:李思贤医生指,若没进行负重训练,单单服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或保健品,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仍然有限。 香港医管局指出,养成恒常进行适量负重运动的习惯,有助预防骨质疏松。

30岁后骨质始流失 更年期妇女风险高?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所收集的数据,香港约有一半65岁以上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及系统性病变,其特征为骨质密度低及骨骼组织变稀疏, 从而引致骨骼变脆和增加骨折的机会。

一般而言,骨质会于童年及青春期急速增长,至30多岁时达至最佳。 其后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流失的速度会加快,骨质密度亦可能会逐渐减少,使骨骼变得脆弱,导致骨质疏松症。 此现象在男女均会出现,但对于更年期后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是最高的,因而较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有何病征?3部位易骨折?

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没有任何明显病征。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背痛的情况,大多数患者未必能于早期发现,很多时候直到发生骨折后才会发现患上骨质疏松症。

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因为轻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导致骨折

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亦可能因为脊椎骨塌陷,令背部变得弯曲,导致驼背和变矮。

骨质疏松8大高危族群 缺乏运动要小心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出现于长者或女性身上。 根据卫生署资料,以下人士亦是骨质疏松的高危族群,过量饮用1类饮品也会增加风险。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士

1.长者:造骨能力减弱,骨质容易变得疏松

2.女性:一般在停经后,因雌激素停止分泌所致

3.体型瘦小者

4.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患者

骨质疏松症成因

1.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

长期摄取钙质不足

缺乏维他命D

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

过量摄取钠质(盐分)

缺乏负重运动

酗酒

2. 疾病因素

女性的雌激素不足,例如因化疗、电疗或手术而提早停经

男性的睾丸素过低

内分泌失调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服用药物:长期服用高剂量类固醇药物。

骨质疏松症诊断方法

如属上述高危人士,可寻求医生之专业意见,并接受检查。 常见测量骨质密度的 方法有:

1.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仪(DEXA):用于诊断及监察治疗的效果。

2.超声波仪器(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只可以作为骨质密度的初步筛验方法,并不能作为确诊工具。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夜尿多过这次数,最快3年肾衰竭,死亡率高43%!

身体3部位生痣,男子求医揭肝硬化,患肝癌死亡率极高

女子吃隔夜菜后肾受损,全家也入院!医生揭忽略6件事超危险

逆转糖尿病,做10分钟即可!1种运动快速降血糖更可减肥

1类都市人患心脏病风险高68%, 专家教3招保护心脏

数据源 :思思医师,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获授权转载)、香港卫生署、台湾卫生福利部、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