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早的女诗人,许穆夫人在国难时挺身而出

2024-09-25 13:58

许穆夫人是春秋初期卫国君主昭伯最小的女儿,她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早的女诗人,她写的《诗经.墉风.载驰》至今读来,还是那么感人至深。

《载驰》这首诗,是许穆夫人在自己的祖国──卫国遭受北方强狄(亦作翟)入侵之时,痛恨当政者荒淫无道,腐败无能;感到国力衰弱,落后捱打;欲奋起抗争的保家卫国之作。

卫国尽管在春秋时期处于每况愈下、任人宰割的境地,但它在先前却曾享有过三四百年的辉煌时光,卫国在西周诸分封国中,始终保持着东方大国的地位,令他国不敢小觑。

卫国国运的转折点是在卫懿公执政时期(公元前668年─前660年)。卫懿公不理朝政,却好养鹤,让鹤乘坐只有大夫才有资格享受的轩车,引得怨声载道,众将士都不愿为他卖力。

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北方的狄人大举南下攻卫。可是卫国却军心涣散,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许多将士都说:“让鹤大夫去打仗吧,它是有禄位的,比我们能干啊。”结果,狄人一举攻占了卫国,包括首都朝歌在内的大片国土,并在荧泽地方杀掉了卫懿公。

卫国的残余部队加上宗室及百姓,约有五千人马,幸得宋桓公接应,才免遭全体覆灭。紧接着,在宋桓公的拥立下,卫国宗室昭伯(卫宣公之子)所生的儿子姬申得以立为卫君,称戴公,以卫国北部小城漕(又作“曹”,在今河南滑县西南)邑为临时国都,仓促地组织抵抗。孰料两三个月后,戴公又溘然去世,其弟姬匆忙继位,是为文公。此时,狄人铁骑已兵临卫河(在漕邑之西,为黄河北支流),大有一举破漕,彻底攻灭卫国之势。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使得身在异国他乡的许穆夫人心如刀割。昭伯一共育有五个子女,除长子齐子不知所终外,下面的四个子女,两兄弟即申(戴公)与(文公),两姊妹即宋桓夫人与许穆夫人。宋桓夫人嫁与宋桓公为妻,是姊姊;许穆夫人嫁与许穆公为妻,是小妹。

许穆夫人在得知兄长戴公噩耗、文公独支强寇压顶局面的消息后,再也不能在许国安享“第一夫人”的平静生活了。她不顾夫君劝阻,毅然携婢女二人从许国北上,渡黄河,溯卫河,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地赶往漕邑去赴国难,以吊唁哥哥的形式寻求大国的支持。途中,许国诸多大夫闻讯紧追而来,却不是帮助她,而是劝阻她返回许国。他们提出的理由有一大堆,但归结起来却只有一条:“现在弱肉强食,这是没办法的事,还是认命吧。”

许穆夫人不为所动,仍然一路快马,终于赶到了目的地──漕邑。就在这里,她写下《载驰》诗,这首诗是《诗经》里少见的一篇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政治抒情诗,她把对卫国的一腔挚爱全部倾注成诗行。

这首诗立时传遍中原大地,也传到东方霸主齐桓公那里。齐桓公大为感动,当即遣公子无亏率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驰援卫国,齐军为卫国撵走了狄骑,使许穆夫人危如累卵的祖国得以死里逃生,重新恢复了国势。许穆夫人因此名扬史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