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园年宵市场395个年宵摊位昨起一连三日公开竞投,今年竞投气氛似乎比较冷清,其中以往竞争激烈的快餐摊档,最高以18.2万元成交,较去年22万元成交价减少约两成,另外两个快餐摊档则以底价成交。
尽管昨天下午竞投气氛转趋炽热,但整体上不复过往的荣景,某程度上反映业界对香港消费市场欠缺信心。面对如斯情况,业界宜调整思路,革新经营模式,尝试扭转不利局面。
逛年宵是香港人的传统贺年活动,许多家长都会在吃完团年饭后,携同子女逛年宵、吃港式小食,顺道购买贺年食品和年花。然而,据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疫后年宵市场虽稍有起色,但已不复昔日盛况。这个情况之所以出现,原因相当复杂,除了市民自制长假出外度岁,还包括市民在疫情期间养成减少晚间外出的习惯,以及北上消费这两大因素。其实,年宵摊位竞投活动低迷的情况早于去年已经发生,市道差导致一些档主蚀钱离场,许多潜在竞投者吸取了教训,今年自然加倍审慎,不敢轻易出价。
香港不可能靠“斗平”
无可否认,香港年宵市场乃至整体消费零售市道均发生深刻的根本性改变,经营环境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不改变便难以图存。对许多年长市民而言,逛年宵是一件很有“年味”的事,但在不少年轻人眼中,年宵市场只不过是一个干货、湿货、熟食的集散地,吸引力不算大,再加上出售的食品种类与美食博览、各区“夜缤纷”活动大同小异,这些都局限了年宵市场的发展。
在工资、租金、电费高昂的香港,年宵摊位一碗鱼蛋往往卖30元,内地售价只及一半甚至更低,这是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所以香港不可能靠“斗平”。但搞噱头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却有操作空间,例如年初有档主邀请女僕到场,起码可以炒热气氛,对年轻一代有吸引力。法规拆墙松绑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近日政府宣布下调烈酒税,但年宵市场继续禁售商类饮品,可否考虑解禁?须知道中国人习惯在过年时向亲友送礼,名酒是其中一种选择。
另一方面,许多业界人士抱怨深圳“抢走”香港的消费力,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视深圳为竞争对手的看法。农历新年是中港两地的长假期,在大湾区交通高度便利的情况下,其实可以鼓励市民预留若干日在港度岁,再到内地玩若干日;内地客亦可在内地玩几天,再来港玩几天。
广东省举办过“请到广东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包含“文化迎春艺术为民”、“春到万家”群众文化、“非遗过大年”、“旅游迎春休閒过年”等多个板块,香港本身也有花车巡游、烟花汇演等盛事,两地人民绝对可以跨境过年,营造双赢局面。
以“港味”吸引内地客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客对香港过年活动是充满兴趣的。单以年宵市场而论,本地人习以为常,未必觉得很特别,内地客却青睐那种别具“港味”的过年氛围。明年的蛇年年宵市场将一连7天、在分散于全港15个地点举行,契合“无处不旅游”的理念,亦呼应内地人来港“深度游”、“特色游”的需要。目前,参差不齐的内地自媒体主导了内地人对香港的认知,这是不理想的。政府和业界宜加强宣传,积极呈现香港的个性魅力,而年宵摊位亦应继续“度桥”,售卖特色产品,说不定有助激发内地客探索香港的兴致,从而带旺年宵市场甚至整体市道的生意。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