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擅长经济之道,修路建校造福故里

2024-11-22 11:03

惠东,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土地,曾孕育出众多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如曾守约、萧凤来等,他们的事迹与成就,如同璀璨星辰。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历史天空中,还有一位鲜为人知却同样值得铭记的人物——蔡锦青,他虽无科举“文凭”,却官至二品,其生平事迹如同一则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蔡锦青(1813—1876年),号芥舟,后随家人从惠东县吉隆东坑村迁居于今九龙峰谭公村,监生出身。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曾任江西都昌知县,吴城镇分防府知府,奉旨记名简用道,署广饶九南兵备道,理九江关税务,简放云南迤东兵备道,调补迤东备道,署理粮储道。癸酉科云南文武提调官,加布政使衔,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奇车伯巴图鲁,诰授资政大夫(正二品)。

W1a

▲谭公村大夫第于2015年被列为第8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保存完好。

W1b

▲蔡锦青画像

W1c

▲蔡锦青因立战功赏穿黄马褂。

伯乐提携 步入仕途

蔡家颇注重子弟的教育。蔡锦青入塾攻读,但仅得了个监生的名分。

清代对考绩较优又长期未能得中的生员,也会根据各地中下层职位的空缺情况,适当轮流安排授职。但此机会较少,更需伯乐的赏识。那么蔡锦青遇上了哪位伯乐通过甚么途径进入官场呢?这位助其一臂之力的伯乐,就是其同乡本家、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蔡应嵩。

相传,远在江西丰城担任知县的蔡应嵩,由于奔丧守孝,回到了多祝老家。蔡锦青上门拜见,请求蔡应嵩帮忙引荐提点一下。蔡应嵩见他干练实在,又满腹诗书,便应允协助一把,先行安排到县衙主管伙食总务,后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账房主管。及后,太平天国的奉王古隆贤率领的军队被湘军打败,撤退途经蔡应嵩的辖境,以同乡之谊希望蔡应嵩供给粮草,并保证秋毫无犯。蔡应嵩深恐为清廷获知而丢了顶戴,左右为难。蔡锦青再度临危请命,乔装单骑直奔军营,私下面见古隆贤进行招安;紧接着又召集了数百精兵突袭太平军,古隆贤假装兵败被俘,改投清军麾下。经此一役,蔡锦青顺理成章获得重用,进入仕途,被授予江西南康府都昌县知县。

仕途再升 题联抒情

不久,蔡锦青升授南昌府同知,驻扎吴城镇。

吴城镇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古镇,以毗邻长江水路之便,成为广货聚集之所,贸易十分繁盛,故而移驻同知分防于此,专司民事。由于蔡锦青擅长经济之道,将当地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咸丰十一年获得奉旨记名简用。所谓简用,就是凡有道府以上各官任缺,均由军机处开列候选人名单呈奏,不必经吏部或朝议会推。很快,蔡锦青幸运等到了职位空缺,升迁为九江府知府,兼护饶九道。

在九江府任职时,蔡锦青利用公余之暇,慕名前往当地名胜石钟山一游,兴之所至,还为梅花厅、船厅和太平楼等景观题写对联。梅花厅联为“地接长江,吴楚青苔分极浦;杯邀明月,湖山呼吸宴新秋”。船厅联则是“万里长江,流水滔滔归北海;五峰绝壁,烟云渺渺接南天”。太平楼题作“砥柱镇东南,试看大地山河,百战功成还正气;钟岩分上下,且喜满天风月,一楼名胜占秋光”。言语之间,透露出浓烈的豪情壮志,可见蔡锦青何等春风得意。

整理/杨锦强 图/王小虎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