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糖/降血糖】患糖尿病也不用戒淀粉、甜品?有医生及营养师教做15件小事,有助降血糖、稳定血糖水平。先吃菜后吃饭、在特定时间吃甜品,就不会令血糖大幅上升?
15件小事降血糖 逆转糖尿病
据日媒《介护ポストセブン》报道,糖尿病医生市原由美江、营养师加藤知子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做15个小改变,有效降血糖。他们坦言,自己平日也有严格执行。
降血糖方法
1. 避免狼吞虎咽
原因:进食太快会加速食物消化和吸收,易致暴饮暴食。若吃太多碳水化合物,会增加热量摄取,血糖水平会升高。
建议:用餐时的咀嚼时间宜多1倍。
2. 用餐时先吃蔬菜
原因: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减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防止餐后血糖水平上升。
建议:按照此顺序用餐: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3. 检视饮料成分
原因:液体比食物更快被身体吸收,因此喝含糖饮料会立即提高血糖水平。
含糖饮料例子:牛奶咖啡、蔬果汁、能量饮料、乳酸菌饮料等。
4. 用餐时避免用大碟
原因:使用大碟装食物无形中会吃得更多,易致血糖上升。
建议:用小碟盛载食物。
5. 必须吃早餐
原因:不吃早餐会打乱生理时钟,容易变肥。而且,身体早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令午餐会吃得更多,影响血糖。
6. 少喝酒
原因:酒精有刺激食慾作用,加上佐酒小食多高糖、高脂,易致肥及影响血糖。
7. 甜品宜在午餐后享用
原因:早上因空腹时间较长,这时吃甜品易致血糖飙升。
建议:午餐享用甜品后宜稍作运动,有助降血糖。
8. 控制水果份量
原因:水果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会导致血糖上升。
建议:每天只吃1次水果,每次份量约掌心般大,例如每次最多5粒士多啤梨。
9. 空腹时间避免过长
原因:过度饥饿可致暴饮暴食,易致血糖不稳。
建议:间中吃少量零食,例如不加糖乳酪、不加盐坚果、黑朱古力,份量控制在大约10克左右。
10. 避免全戒碳水化合物及淀粉
原因:无形中会增加盐和蛋白质的摄取量,易致高血压;摄取过多蛋白质,会对肾脏造成压力。
建议:应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及淀粉,摄取量尽量平均分配三餐。
11. 每天喝醋
好处:醋酸可以抑制餐后血糖上升。
建议份量:每天喝1至2汤匙。
注意事项:部分果醋的糖分含量较高,要注意剂量。
12. 饭后做适量运动
建议:饭后1小时做15分钟运动。
好处:运动能让肌肉吸收糖分,防止饭后血糖升高。
运动例子:慢走、深蹲、抬脚跟。
13. 保持充足睡眠
原因:睡眠时间越短,糖化血色素就越高,更难控制血糖。
建议:睡眠时间宜有6至8小时。
14. 饭前洗澡
好处:洗澡10分钟可燃烧30至40kcal热量。同时,亦可减缓肠道活动,防止暴饮暴食和餐后血糖上升。
15. 适当减压
原因:因为压力而暴饮暴食,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建议:透过其他方式减压,例如唱歌、运动等。
如何判断患糖尿病?留意8大征兆
每10个港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根据本港医管局资料,本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佔总人口约一成;其中,在65岁以上的人士当中,更有超过20%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根据世衞准则,如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的人士,即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8大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失调的慢性疾病。当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时,血糖便会不正常地升高,导致糖尿病。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以下徵状:
1.经常口渴
2.小便频密
3.感到饥饿
4.体重下降
5.容易疲倦
6.视力模糊
7.伤口不易愈合
8.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糖尿病2类并发症 易损5大器官
医管局资料,糖尿病有机会引起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严重者有机会导致截肢或致命风险:
1. 慢性并发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当,血糖长期偏高,血管和神经系统容易受到损坏,令身体器官长期受损,甚至丧失功能,有致命风险:
脑:脑血管病如中风等
眼睛: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
心脏及血管:冠心病、心脏衰竭、高血压
肾脏 :蛋白尿、感染、肾功能衰竭
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溃疡、感染。如下肢溃疡感染长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并发症
急性血糖过低 (血糖少于3.9mmoil/L):
患者可能出现会出心跳加速、严重饥饿、头晕、眼花、震颤、发抖、冒冷汗、嘴唇、舌头或手指有麻痺感觉,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状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饼乾3-4块
急性血糖过高 (血糖等于或超过15mmoil/L):
患者可能会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呕吐、剧渴现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况
此时患者应尽快送院医治
资料来源:《介护ポストセブン》、医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