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赤壁之战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赤壁之战前夕,荆州势力的归降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埋下了诸多伏笔。很多人误以为荆州豪族投降曹操后的下场极为悲惨。然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
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身边人手匮乏,蔡瑁、蒯良和蒯越率先追随他,在荆州集团内部,他们的地位举足轻重。蔡瑁出身荆州豪族,权势极大,堪称刘表之下的荆州第二人。
刘表去世后,他带头投降曹操。投降之后,蔡瑁的待遇相当优厚,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还被封爵为汉阳亭侯。他家在襄阳周边拥有几十处产业和数百奴婢,即便赤壁之战后,襄阳仍属曹操势力范围,蔡瑁一直过著富足安逸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襄阳记》记载,蔡瑁与曹操曾是老友。
不过,西晋末年,襄阳地区流民起义频发,起义军领袖王如袭击蔡家,斩断了蔡家的传承。但从蔡瑁投降至西晋末年这段时间,蔡家在襄阳确实风光无限。
蒯良和蒯越兄弟,其祖上是兵仙韩信的谋士蒯彻,蒯家在荆州也是名门大族。他们投降后的境遇同样不错。蒯越被封侯,官至九卿之一的光禄勳。关于蒯良,史书对其本人记载较少,但他的儿子与司马昭成为连襟——蒯良的儿子娶了一位王姓姑娘,而这位王姑娘的姐妹嫁给了司马昭。如此一来,蒯家在魏国及西晋时期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邓艾,在刘表与袁绍结盟时,曾劝谏刘表不要这麽做。关于他此前的经历,史书虽无记载,但荆州投降后,曹操直接徵召他,还将其提拔为侍中,让他进入最高决策层,其结局显然也不差。
刘表主政荆州时,荆州相对安定,吸引了众多外地读书人前来避难。刘表组织这些读书人建立学宫,研究经学。
其中,宋忠和綦毋闓较为重要。荆州豪族投降曹操时,刘琮派宋忠去通知刘备。宋忠或许是投降的荆州派主要人物中唯一结局悲惨的。多年后,曹操与刘备进行汉中之战时,有人企图袭击邺城,宋忠的儿子参与了这一谋反计划。
谋反被平定后,宋家遭到清算,宋忠受牵连被处死。
荆州别驾韩嵩,可能出身荆州大族,虽无明确记载,但同时期有多位韩姓荆州官员,官职颇高。韩嵩是劝刘琮投降的主要人物之一,投降后,曹操对他礼遇有加,他官至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傅巽,并非荆州豪族出身,他是凉州人,祖上是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
东汉末年,傅巽在荆州任职,曹操南下时,他担任东曹掾。荆州投降后,他被封为关内侯,在曹氏集团备受重用。曹操进封魏王、曹丕称帝时,他都参与劝进,最终官至尚书,进入曹魏集团核心决策圈,直到曹睿在位时才去世,结局堪称圆满。
再看刘表的家人,次子刘琮投降后,曹操任命他为青州刺史,封列侯。虽这个官职可能只是虚职,但刘琮应是得以善终。
刘表还有个小儿子刘修,官至乐安太守,且是实职,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尽管曹植和杨修评价其文章水准一般,但能有如此成就,结局也算不错。刘表的女儿嫁给荆州名士王凯,其两个孙子,王宏官至司隶校尉,王弼更是厉害,得以进入孔庙陪祭孔子。
荆州众人投降曹操后,除了卷入谋反案的宋忠和命运成谜的刘琦,其他人大多结局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