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潘锡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国会参议院的听证会表示,美国将持续支援台湾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应付大陆的“军事威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中指出,对布林肯的表态表示不满与反对,汪文斌强调,自中美建交以来,包括现届政府在内的历届美国政府都明确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而近日亦传出拜登政府第一件对台军售M109A6自走炮,美国国务院已通知台湾喊停,原规划今年交货的刺针飞弹也可能延后,看来俄乌战争的涟漪效应已波及台湾。
由于美方不少人士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大陆正从俄乌之战吸取教训,作为进攻台湾的准备,使得美国两大党的国会参议员在前述听证会中纷纷对台湾面临中国大陆的“军事威胁”提出关切,包括呼吁加速对台军售。然而,在俄乌战争中,美国领导的北约并未派遣军队介入,而是透过提供大量军事物资、武器系统、情报资讯及军事顾问协助乌克兰,仅仅是美国的军事援助已达37亿美元。由于“乌克兰经验”,拜登政府现在更强调提供台湾充分的防御能力,及台湾应强化不对称作战能力。但在现实面,美国无法同时应对两条战线,俄乌战争就产生了武器来源的排挤效应,台湾首当其冲。
吊诡的是,俄乌开战以来,美国不断警示“下一个是台湾”,敦促台湾强化自我防御,并开出各类换装清单要台湾尽快添购。蔡当局外事负责人吴钊燮近期受访,也效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开口向各国要武器。乌国快速耗掉美军库存,美方却优先“补货”,使得台方早已付款或也敲定的自走炮与刺针飞弹,迟迟取不了货,美方要台改买M142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客观而言,美方以生产线排挤为由喊停自走炮对台军售案,主因还是俄乌之战进行中、不想“太挑衅刺激”中方;更何况,相较于自走炮,美方认为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在当前台海的严峻情势下,更符合不对称作战的选项。
事实上,美国一再频繁地对台军售,均是立足于本身国家利益或军火商利益的考量。台方对美军购,一向即有承美方“指导”的惯例,实际情况是,台军方若不听从美方建议,徒生事端不可胜数。例如美方近期售台爱国者3型防空飞弹技术代表劳务案,台空军事前原本抗拒此高额需索,美方军备商不但透过政治渠道施压,美官员也穿梭协调,惊动蔡当局高层,同时取消台空军参与年度装备技术交流年会的资格,让台空军不得不被迫买帐。尤其,近年来美方明显透过政治游说介入台方军购,从后备战力提升,到采购岸置鱼叉飞弹,都可看到幕后运作的影子。
再进一步言,拜登政府“打台湾牌”制中,除了前述要加强对台军售却言行不一之外,尚有两项看似“挺台”事件,一是美国跨党派国会参众议员6人日前访台,表达对台湾的支持。然而,台湾媒体事后却发现领衔的参议员葛理汉却在公开推销台湾采购80亿美元的24架波音787飞机,蔡当局的英文新闻稿有详述此事,但中文新闻稿却刻意删除隐瞒,可见美方“挺台”而蔡当局必须付出代价,堪称欲盖弥彰。再者,美国会众议院以425票赞成、0票反对,要求行政部门在5月底世界卫生大会(WHA)中协助台湾取得观察员身份;殊不知,即使有美方大力支持,只要两岸关系始终未改善,台方要用尽一切努力争取参与WHA,恐仍与往年一样沦为缘木求鱼,而美方的挺台也仅止于口惠而实不至。
总之,尽管“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完全没有类比的可行性与适当性,但台海的和平与台湾的安全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美方看似要确保台湾的防御能力,但若美方挺台的目的是为了抗中,甚至可能循“乌克兰模式”,以牺牲台湾民众的生命财产来达其制中的目标,则台湾作为“棋子”恐将得不偿失。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