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成白宫的近忧远虑

2022-06-06 08:52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日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预期仲夏开始就“印太经济框架”(IPEF)进行谈判,称这“不是传统的贸易协定”。外界分析认为,美国希望藉IPEF加快推动试图加快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建立由其主导的印太安全及经济新秩序。

早前,美国总统拜登的亚洲行,在政治和战略上启动了“印太战略”,在经济上启动了IPEF。前者目的是在地缘上加大对华围堵力度,而后者则是经济上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当前,美国推行“东西双线并举”,强化同盟及伙伴体系。西线方面,是携手欧盟在高科技产业上加强合作,减少在半导体、太阳能、稀土等产业链上对中国的依赖;东线方面,就是经济联盟IPEF,同时还提出只有确保供应链安全,才能避免在经济和国家安全倚赖在价值观不同国家手里。

推动供应链同盟既有战略上的考虑,亦有美国自身需求的考量。供应链问题是美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长期难题,拜登执政后推行一系列加强“供应链韧性”的政策。然而新冠疫情反复不断、俄乌冲突都给美国供应链加压。如早前,美国国内出现港口运力不足、多种物资短缺的供应链危机。由此更推动通胀不断攀升,连创四十年来新高,令经济复苏蒙上重重阴影。

美国“东西线并举”也是希望借力盟友伙伴以弥补美国自身供应不足,力求海外供应链的“绝对安全”。美国国内产业链结构问题日益严峻,近年当局对国内制造业流失、贸易赤字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高。从特朗普任内开始,到而今拜登接任美国总统,以“美国优先”、国家安全等缘由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要求美国企业回流,但似乎成效有限。美国知名企业苹果公司(Apple)早前公布了其二○二○年供应商名单,当中包含的公司共占苹果在原料与生产上九成八的花费。日本经济新闻统计发现,该名单上的中国大陆公司比起两年前有增无减,成为名单上最多公司所处的地区。评论指,即管美国发动了贸易战以及使用众多手段试图将美国产业链移离中国,但成果却明显不甚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IPEF并非贸易协定,也不是经济共同体,而是采取“一国一策”的菜单式参与形式,允许相关国家在“公平且强韧的贸易”、“增强供应链韧性”、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脱碳等模块选择其一加入。相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种相对松散和自由的参与模式约束力小,不确定性更大。在这种大背景下,IPEF未来发展如何,白宫摆在重要位置的供应链问题能否解决,都有待今后的观察。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