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接受报章访问时表示,正积极研究与内地及国际通关,减少防疫措施为入境旅客带来的不便; 他又说,即使未能在短期内全面开放边境,也会研究临时措施,包括居家隔离或缩短隔离酒店的检疫日数等。 诚然,两年半以来,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香港与内地、国际的人员往还明显减少,这对我们维系香港国际往来枢纽地位非常不利。 希望新一届政府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市民安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因应疫情变化,优化抗疫措施,能放开一点就放开一点,做到防疫、经济民生两不误,推动社会安全有序复常。
当前世界仍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阶段,远至欧洲、近至澳门,近日均出现新一波疫情,而香港亦有所反弹,连续多日处于确诊病例逾千宗水平,多间学校和食肆陆续出现感染群组,反映传播链远未切断。 此时此刻,社会本应保持警惕,可是第三针接种率仅六成多,免疫屏障构筑仍然缓慢,加上许多市民由于看见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而轻视疫情,甚至完全丧失戒备,这些情况难免令人担心。 展望未来,特区政府应继续“谷针”,特别要提升“一老一幼”接种率,同时不断向市民宣传抗疫的重要性,提醒大家香港承受不起疫情再一次爆发所带来的冲击。
抗疫防疫工作是万万不能松懈的,但这并不妨碍探讨复常之道,逐步推动与内地和国际恢复通关。 应该看到,我们已较第五波疫情爆发前更具底气、更有条件,因为医护人手、医疗物资、病床和隔离设施都非常充足。 在此情况下,特区政府应当妥善谋划,一点一点地恢复香港的外部联系。
无疑越来越多人都希望恢复与内地和国际通关,重启深受疫情干扰的经贸、探亲、旅游、留学等经济民生活动。 其实在这方面,特区政府应该有条件不断优化改善检疫安排,例如鉴于Omicron潜伏期较短的特点,当局大可缩短检疫时间,从而增加外地人来港的诱因; 又例如针对深圳隔离酒店床位不足的问题,特区政府大可采纳有立法会议员的建议:善用启德及竹篙湾隔离设施合共2万个床位,让有意返回内地的市民入内检疫,完成检疫后再以闭环方式由巴士送往过关,随后再于内地接受居家观察。 特区政府亦可加强与内地协调,争取在边境增加检疫点。 凡此种种方法均值得尝试,只要与内地沟通协调好,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可方便外地人来港,也可方便香港市民北上。
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会,长期封关必会削弱香港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新一届政府须努力稳控疫情,将风险维持在可控程度,为此实施科学化的防疫措施是必须的。 候任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表明,上任后将推出措施,争取将访港旅客检疫日期缩减至5日甚至更短,同时配合家居隔离,并且要求旅客采取“点对点”行程。 相信在实施精准防疫策略后,可以减少外地来港人士的不便; 同时亦要切实增强内地对香港防疫工作的信心,这对解决通关问题至关重要。 (香港商报评论员 林松年 )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