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第五波疫情下,安老院舍内爆发大规模传播,揭示安老院舍间隔挤拥、通风欠佳等环境衞生问题。诚然,香港有部分安老院舍环境欠佳,但笔者亦有到过不少建设用心,适合长者颐养天年的安老院舍,问题关键在于各院舍的质素良莠不齐。此问题虽然历史深厚,但亦并非无办法改善。
现时政府规定,香港的安老院建筑需要满足《安老院规例》及《安老院实务守则》要求,例如每条通道及其出入口的宽度、每条通道本身及门廊要够阔,以便利助行器及轮椅通过,及要求地下须铺设防滑地砖、设置合适扶手,以及须安装最少一点一米高的防护栏障等。
通风膳食及照顾员等定新标准
不过,即便满足了上述规定,其实亦只是针对院舍安全、便行的基本要求,就算全部做妥,亦无法确保安老院舍环境理想。笔者认为,香港应该就院舍环境订立一个“黄金标准”,让日后新兴建的院舍有例可循,同时方便检视现有院舍环境是否理想。
安老院舍内常出现俗称“老人味”的气味问题,值得关注。部分长者因为失去自理能力,加上有时清洁不足或失禁等情况,产生难闻气味,一般安老院都会在窗户安装抽气扇改善院舍的空气情况,但此做法难以有效率地消除大面积院舍的气味问题,更无法满足疫情下社会对空气质素、洁净程度及换气标准等要求。
政府在2000年推出“室内空气质素管理计划”,持续监察参与计划处所的室内空气情况,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悬浮粒子、细菌、霉菌及不同污染物的情况,以确保有关处所空气良好。笔者相信,推动院舍应用环境保护署的“室内空气质素IAQ”或“室内环境质素IEQ”,甚至订立包括气味分子、消毒杀菌等更高标准,将推动院舍提供更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新标准,同时确保院舍空气有助健康,适合体弱长者呼吸。
膳食方面,不少长者因为牙齿数目较少,不宜咀嚼或有吞咽困难,需要特别安排质感较软的膳食。香港卫生署过去沿用将食物搅碎的碎餐或浸软的糊餐作为这些长者的标准餐点,但这些食物的口感及味道一般较差。近年护老界新发明了经特别制作的“软餐”,能够保留近乎真实饭菜的口味及观感,做到色香味俱全。如果这种新式膳食安排能够更广泛应用,相信不少长者自然“食指大动”,对长者营养、自尊及心理健康亦有裨益。
吸引人才加入安老康养服务
除了空气、膳食等硬件因素,照顾人员对院舍营运至关重要。香港的照顾人员人手长期不足,劳工及福利局与社会福利署近年尝试为吸引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提供不少资助至认可的训练课程,更可进修护理学高级文凭课程成为登记护士,亦尝试有时限地输入“外劳”,可惜效果不大。
此外,政府当局亦正就修改《2022年院舍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在立法会展开工作,除了调高住客的最低人均楼面面积,亦会提高最低人手规定、加强对院舍营办人的问责、引入院舍主管注册制度,并且增加护士当值时数。概念上改善安老院照顾质素当然值得肯定,但归根究柢香港是否有足够护士和保健员?如何吸引新人加入安老行业?加入安老服务有前途吗?
笔者作为福利事务委员会主席,提出前两点只是硬件问题,只要政府接纳,相信较容易解决,但人力和安老专业发展问题,需要政府痛下决心才能做到,我建议政府与业界共同推动,趁新法例推出之制,联手成立安康养服务学院,把安老康养成为香港的产业,透过学院培训专业人才,服务香港和大湾区,只要有足够人手和专业力量,安老康养可以有大作为。
陈恒镔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主席
来论|为院舍建设新标准 全方位改善服务质素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