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香港与深圳共建口岸经济带,互惠共赢

2022-08-01 11:13

香港要投身大湾区融合发展,对接深圳自然是重要的一步。此外,香港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需要和深圳对接,整合高科技产业链。香港和深圳无疑各有优势,而两地需要互补优势,才可达至共赢。香港作为一个开放型社会,中西文化交汇,拥有良好的法治和简单税制等优势,对顶尖人才和资金具一定吸引力,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只要在发展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时,能有效利用全局性和长远性思维,和深港口岸经济带一起以顶层思维谋发展,香港定能为大湾区发展增添更多亮点。

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特区政府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也要“从大局和长远需要出发积极谋划香港发展”。特区政府需要致力推动“北部都会区”对接“十四五”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香港和深圳也要成功对接,前提是两地要有更多制度性的改革、更长远的规划和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今年1月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将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特区政府需要有同样的积极性,更主动地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要求,这样香港才能发挥好传统优势,做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把资本和人才“引进来”,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成为国际资金、生意、项目和人才的枢纽。

协调港深两地招商招才

人才方面,习近平主席曾经提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香港作为一个开放型社会,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拥有良好的法治和简单税制等优势,对顶尖人才和资金具一定吸引力。香港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达到世界级,而深圳拥有一批成熟的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若两地共同招商招才,吸引顶尖国际企业及人才落户,一边进行研究,另一边把研究成果转化,正好满足两地所需。

特区政府要有突破性思维,透过税务、土地、招才计划等措施,与深圳政府协调共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法规,使营商更加便利。如果深港两强联手,多加合作,口岸经济带可成为国家把海外企业人才“引进来”的枢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战略中发挥纽带作用。

具体来说,在两地协调过程中,应该善用彼此的专长,选取更加灵活、标准更国际化的政策,支持两地产业快速发展,也需要促进两地人才流动,避免人才或者企业过度聚集在某一地区,影响经济带内的产业平衡发展。

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是中外经贸合作的桥头堡。香港邻近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地理优势。现在国际政治环境愈趋复杂,不少内地企业希望透过“走出去”,开发新市场以分散经营风险,并优化业务组合,扩大市场份额,香港的金融和法律服务业正好能够发挥传统优势,提供专业服务支援内地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早于1980年代,香港已开始参与内地及东南亚基建和电厂项目的融资和风险管理,经过多年,香港已能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海外并购、企业上市、处理多边法律问题,到各种具国际水平的合规调查等法律咨询服务。中国加入世贸后,内地企业对金融和法律专业服务的需求强劲,香港的金融和法律业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经验和人才储备,正好可以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为了让香港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业方面的传统优势,特区政府应主动与深圳协商,让香港为内地企业从品牌和设计,到制造、贸易和物流等整条产业链,提供管理和汇合等高增值服务,并在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更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带动港深两地高增值服务业的发展。

加强基建网络 发挥群聚优势

发展口岸经济带必须“基建先行”,特区政府要加强连接口岸经济带的交通基建网络,也应加强“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和维港两岸商务核心区之间的交通基建网络,把“深港口岸经济带”与香港的商务核心区域连成一片,促进不同产业的联动,发挥群聚优势。只要香港在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时能有效利用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思维,与“深港口岸经济带”一起以顶层思维谋发展,定能为大湾区发展增添更多亮点。

原标题:深港共建口岸经济带互惠共赢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黄元山 博士 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