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常遇春或死于“卸甲风”

2022-08-23 11:03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对常遇春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说起明朝的开国名将,相信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一定会是徐达、常遇春这两人。两人都是朱元璋麾下的猛将,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相比徐达后来的长寿,常遇春却是英年早逝。自1355年加入朱元璋麾下后,征战十余年,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在1369年,就在明朝刚刚建国两年之后,常遇春却突然暴毙而亡。

对于常遇春的死,明史上并无详细记载,仅仅只有十余字的记述。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但在一些野史和小说上,对于常遇春的死因,却是说法极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当属所谓的被悍妇之肉吓死了。

常遇春因此事惊吓过度,自此身上留下了暗疾,所以才会壮年暴毙。这个说法,倒是很符合后来老朱诛杀功臣的形象,因此在民间流传颇广。不过,稍微对明朝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能分辨出,此事绝不可能是真的。

首先,常遇春是明初的名将,在军中威名极盛。不管怎么说,老朱都不可能在明朝刚刚建立,国家还不稳固的时候,就因为这种事情,杀掉功臣妻子。

其次,众所周知,明朝初年的另一位名将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说,如果这位悍妇真的存在的话,那肯定是蓝玉的姐姐。要是老朱真的把人家大卸八块了,后来蓝玉还能替老朱卖命?

另外,常遇春也不是没有儿子,常遇春膝下有三子,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因为没有子嗣被赐下宫女,这种说法无疑是相当扯淡的。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常遇春英年暴毙的真正原因,到底是甚么呢?

根据后世史学家们的分析,常遇春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卸甲风。卸甲风,顾名思义,是古代人打仗之后,身体发热,突然卸去甲胄后,体温骤然下降,引起了中风。这种病,在今天来看,并不是甚么大问题,吃点感冒药可能就好了。但是在古代,却是要人性命的大麻烦。

史学家们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也非常简单。常遇春死于柳河川,这个地方今天在河北赤城县以西。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来看,那一天应该是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公元1369年8月9日)。

去过这个地方,或者在这附近生活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此地八月份时,昼夜温差极大,最大的时候,完全可以超过20摄氏度。也就是说,从温度上来看,常遇春正午卸甲的时候,气温可能在30摄氏度左右。但等到入夜之后,附近的气温会迅速降低到10摄氏度左右。这么大的温差,就算再好的身体,也容易出病了。

堂堂一代名将,最后死于自己保健意识不强,这样的结局,实在也是够让人唏嘘的。

一代名将,死于卸甲风,对于当时的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明朝才建立仅仅两年,虽然元顺帝已经逃回了上都,但北元依然强大。而常遇春的英年早逝,对于明军士气,显然影响颇大。好在当时明军当中,人才很多,常遇春的死,总算没造成太大的影响。

常遇春的死讯传回南京后,朱元璋悲痛欲绝,赐葬于钟山之下,并亲自祭奠。追授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从唐朝一直到明初,能够谥号忠武的,常遇春是第三个人。之前两个,一个是唐朝的尉迟恭,一个是宋朝的岳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