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额彩礼,已成生育拦路虎

2022-09-04 10:08

中国政府近年为鼓励人口多生,推出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针对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涉及习俗、经济、医学等领域,“高额彩礼”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中国17个国家部门联合发文提出,为了建立生育友好社会,需要破除婚嫁大操大办、索取高价彩礼的陈规陋习。

这里所说的“高额彩礼”是个什么概念?有关机构的研究认为:彩礼作为传统习俗,无论城乡都一直存在。相对而言,农村地区的彩礼更为盛行,对婚育的影响也更大。天价彩礼在这些地方的价位,从八万八千到十八万八千,到二十八万八千,甚至更高都有。排在前面的省份是华东的浙江、江西、福建,东北和华北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以八万左右居于全国平均线附近。比较富庶,却低于平均线的省市有广东、江苏、重庆、四川。除了礼金,不少地方还有要求男方提供房子、车子和金饰的。大量普通人家为了帮助儿子成家立业,掏空了一辈子的积蓄,欠下了难以还清的债务。

高额彩礼的存在与走高,与人们的观念有关,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首先,在不少中国人中,特别是在农村人口中,喜欢攀比炫耀之风仍在。他们认为结婚娶亲是家庭大事,彩礼少了,没有面子,亲友面前抬不起头。

其次,与适婚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也有关系。据统计,中国30岁到39岁的男性中,目前约有1196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相同年龄段的女性,只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数据看出,未婚男性远多于女性。加上农村女性离开乡村,进入城镇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农村里的未婚女性越来越稀罕。所谓“物以稀为贵”,有女出嫁的农村家长提出较高的礼金要求,急于娶媳妇的家庭为达目的,不惜代价,把礼金越拱越高,也就不奇怪了。

再次,经济算计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虽然有些家长会把礼金作为自己养育女儿多年付出的补偿,但在实际上,真正这么想的家长还是不多的。尤其是城市家庭。那么,为什么有些家长还是索要高额彩礼呢?原因有二:一是为女儿嫁到男家后准备一点储备基金,万一小家庭遇到困难,用来补贴家用。二是为将来儿子娶媳妇准备资金。不少家庭不止一个儿女,如果能将女儿以高额彩礼嫁出去,将来儿子就有钱娶媳妇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婚姻嫁娶中,无论给彩礼,还是受彩礼,都属情理。至于数量多少,也要看双方的经济能力。有能力的给多一点,没有能力的少给一点,只要彼此理解,有商有量,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过分要求,设定过高标准,而且没有商量余地,就会耽误年青人的婚事。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人由于没有能力接受过高的彩礼标准,面对意中人只能望而却步。

  中国政府面对众多青年不愿结婚,不敢结婚,不愿生育,人口增长一路下降,能够拿出来的办法却不多,怎能不着急。于是,一些地方通过社会舆论、乡规民约和城乡基层组织提倡节俭办婚事,劝喻民众不要索取高额礼金,甚至规定了喜宴每桌酒席的餐标。也有一些地方试图通过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降低年轻人构建小家庭的成本,减轻上一辈的财务压力,希望扭转收取高额彩礼的倾向。这些方法也不是毫无效果。但结婚毕竟是家庭私事,过多干预又会引起侵犯个人自由的质疑。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只能适可而止,不能过于粗暴。在此情况下,彩礼问题能不能解决,恐怕只能“骑驴看账本”,走着瞧了。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