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确诊数字持续在日增万宗左右徘徊,情况令人忧虑。而且抗疫疲劳普遍存在,坊间似多躺平心态。专家提醒,假设新冠病毒会「流感化” 是言之过早,现并不适合“放手” 取消防疫措施,担心会引起重症和死亡个案上升。现时问题是一旦爆疫,在病例激增情况下,公营医疗系统是否能承担得了,以及如何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更好保护市民生命健康。政府仍要坚持精准抗疫,不断检视执行情况和查缺补漏,执行好各项防疫措施。更重要是广大市民要积极配合,特别是重点保护好“一老一幼” ,推动接种疫苗,进一步巩固防疫屏障。
昨日香港新增 10683 宗确诊个案,不排除确诊个案升势会持续。香港近期好不容易踏上复常之路,没人愿意看到疫情复炽令防疫措施再度收紧。但不得不说,即使感染个案数字不断升高,由于香港重症和死亡率不高,市民实际感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轻忽了染疫的危险性。近日还有声音指香港拟于11月取消入境人士酒店隔离措施,称港府在抗疫政策上出现分裂矛盾云云,暗示香港在抗疫方面会选择躺平,任由疫情爆发达致群体免疫。
对此,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郑重澄清,强调特区政府坚持不躺平、减重症和减死亡、保护高风险人士。他并指,去年美国民众平均预期寿命由2019年的78.8岁跌至76.1岁,预期寿命连续两年下降,更跌至1996年以来新低,而新冠疫情正是导致民众寿命缩短的最主要原因。无独有偶,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亦表示,部分国家出现新的病毒变种,感染后病症并非如外界所料的越来越轻,质疑西方躺平模式是否真的成功。作为负责任的特区政府,抗疫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容消极应对,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和赌一铺的心态。对于现有的防疫措施,政府都应该严格执行,同时要提升检测追踪能力,尽快切断社区传播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民已经接种疫苗,是香港在疫境之下,重症和死亡个案没有显著飙升、医疗系统不至于“爆煲” 的主因。而目前对加强对「一老一幼” 疫苗接种的保护,关乎香港抗疫的成效及复常的进程。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香港未完成接种三剂疫苗的受访长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称会尽量延迟或不接种疫苗。惟香港留院及重症个案中长者占了绝大部分,长者染疫后的死亡率亦是最高。至于幼童,政府早前已将疫苗的接种年龄放宽至6个月至3岁,但现时接种率仅约一成,情况并不理想。近日还接连有幼童染疫后出现重症甚至死亡个案,说明后果可以很严重。所以,政府应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手段,催谷“一老一幼” 接种,尽快补强防疫短板。比如采取外展或上门接种、研究将“疫苗通行证” 适用年龄降至5岁以上,以及要求学生打齐三针达九成方可全日面授等,都有助推作用。疫苗的安全性经过科学验证;同样是染疫,有没有疫苗保护情况大不一样。接种疫苗是保平安的有效方法,市民对此应加深认识,积极配合接种抗疫,同心协力推动社会复常。
原标题:【商报时评】抗疫不躺平 接种保平安
来源:香港商报 评论员: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