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更胜输血,中国罚款起波澜

2022-09-12 09:52

随着形势趋紧,中国保经济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务院除了推出放宽贷款、减免税收等输血减负措施外,还派出多个督查组,到各地检查市场环境。

这种督查以前也有过,但时松时紧,风头过后,一切依旧,多数企业并不在意。孰料日前爆出一条新闻,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新闻说陕西一家个体户卖了五斤芹菜,收入二十元。一个月后,市场监督部门指这批芹菜农药超标,罚款6.6万元。国务院第十六督查组知道后,质问有关领导,几十元的案值,却要罚款几万元,是否过罚不当?对方回答确有不妥。

消息在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发布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市场监督部门相关媒体却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小店出售的芹菜确有超标农药,这种农药对人体有害,店主没有尽到验货责任,责罚不冤,不存在过罚失当。

两种意见出来后,掀起了对“乱罚款”问题的一番争论。要求制止“乱罚款”,是国务院的既定方针。国务院提出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中,就有查处乱罚款的内容。不过,具体执法中“乱罚款”有时很难界定。一概不罚,违规行为就会泛滥成灾;任意乱罚,执法失当又会俯拾皆是。太多企业被“乱罚款”绑住手脚,稳经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这起芹菜案中,站在执法者角度,执罚有法可依。法律对农药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是由规定的,而小店芹菜残留超标一倍,执罚合规合法。罚款依据的是《食品安全法》中“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也不算有问题。

站在被罚者立场,芹菜农药超标,理应受罚。但卖一斤芹菜才四元,罚款却要六万六,卖多少芹菜才能挣回来。除非政府不想让自己活下去,否则,高额罚款足以令自己一蹶不振。

执法者和受罚者各有道理,难道问题出在立法上?也不是。回顾《食品卫生法》立法过程,一九九五年立法时,规定货值不足一万元的,罚款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2009年修法时,改为罚款两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背后原因,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为让民众安心,加大了处罚力度。201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再次提高了处罚力度,形成了现在的标准。

不断加重的处罚措施,本意是安抚民心。但在具体执行中,很容易出问题:首先是破坏法制协调性。法律体系中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应当统一,食品安全不应特别加重。其次是过罚不相当。行政处罚力度应与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相当,任意扩大就会纠枉过正。再次是影响执法效率。罚款数额是与执法程序的繁简相联系的,提高罚款额度,必然增加取证工作量,多占执法资源。再次是降低法律的可执行性。5万元以上罚款对小微企业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一旦超出其承受能力,容易产生抵触,甚至抗法。为了社会稳定,有时难免“抓大放小”,形成选择性执法。

中国目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各级政府一边抓抗疫,一边抓经济,保经济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事关政治大局。各地政府能不能在市场管理上准确执法,关系到国家部署的落实。国务院之前推出的“输血”和“减负”措施,意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与这些措施相比,如能通过制止“乱罚款”,给广大企业“松绑”,营造大家可以放手大干的环境,其效果一定会比单纯的“输血”和“减负”更好。问题只在各地官员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