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浸大研发,首个人工智能交响乐团诞生,开创AI艺术新时代

2022-09-30 14:38

浸大的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开启人机共创表演,令人惊叹人工智能的厉害。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由浸会大学郭毅可教授及其团队负责研发,首年已取得突破性的表现,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可应用于不同的艺术创作上,并深信它能协助人类,突破艺术科技领域之余,也令社会愈趋进步。

人工智能用途广泛,近年更逐渐应用于艺术层面,像今年7月浸大交响乐团的周年音乐会,便是全球首场人机共创共演的同类表演。当中几个环节都是浸大交响乐团与AI的合作演出,包括演唱、跨媒体视觉效果及舞蹈等。

yis

▲演出同时有相关的视觉影像投影,更添视听享受。 

yis1

▲《东方之珠》的歌唱部分由AI合唱团负责。

yis2

▲AI人工智能不单应用在音乐上,也应用于视觉及舞蹈表演方面。

yis3

▲浸大交响乐团负责音乐演奏环节。

yis4

▲AI舞蹈家的伴舞是研究团队与香港舞蹈团的合作成果。

yis5

▲指挥使用的是专为AI人工智能设计的指挥棒。

yis6

▲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

一曲全新演绎的《东方之珠》,成为了全球首支由AI合唱团结合算法创作的歌曲,当中并融合了舞台视觉效果,由AI对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想象,伴随音乐的变动而创造出相对应的跨媒体视觉画面。除此,还有AI舞蹈家的伴舞,是研究团队与香港舞蹈团的合作成果,通过让AI学习舞蹈员在音乐下的动作,再以人工智能算法创作出独特的舞蹈。是次音乐会展示了人与AI的完美合作,显示了AI在舞台表演上的惊人学习能力,而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也在8月4日,正式宣布成立。

研发AI学习能力

负责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研究计划的浸会大学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表示,它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交响乐团,采用了最先进的AI技术,开拓了全新的人和智能计算系统合作的艺术创作与表演形式,并希望以此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研究计划为期五年,获研究资助局拨款五千多万港元支助,研究集中于如何利用科技应用于艺术及文化领域,帮助音乐家和艺术家突破传统表演框架。

AI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在不同范畴中,为何偏偏选择在艺术层面作研究?郭毅可指:“人工智能最难得及最具意义的表现,是能够学习人的创造力。人类最大的智能包括两方面,一是决策力,二是创造力,而最能代表人类创造力的就是艺术,所以做AI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让它拥有这种能力,当慢慢理解后,或许就可以知道人是怎样生存下来的。”

创制去中心化平台

对于将AI人工智能率先以交响乐团呈现,郭毅可认为交响乐本身是音乐艺术表演的顶峰,各样乐器合奏起来是否动听,观众喜欢与否是关键,所以他选择用音乐会作为研究的方式,看看观众是否喜欢由机器创作出来的表演。在7月的音乐会中,《乘着歌声的翅膀》一曲,AI创作了超越了人类声音的演出,这并非模仿出来的,而是AI确实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它通过收集现场观众的反应及情绪波动等,审视人类对其创作是否欣赏,继而作出调节,“无疑将来它会愈来愈似人。”

然而郭毅可强调:“不用担心AI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人类。”事实上,今次研究计划便获得不少音乐家的支持及参与,在人类与AI互补协调的过程中,有新事物诞生,旧事物则会被淘汰,过程中各人都有得着。他认为艺术家不应被现在的眼光和认知所牵绊,他深信,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人类只会愈来愈强,社会愈趋进步。

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为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及科学家提供一个全新且稳健的开发环境,创作一个开放式的艺术平台。不过,郭毅可指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尚待讨论,包括作品的版权、拥有权、使用权,甚至是交易的问题,当中的权力到底归谁?是人类还是机器?这又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及艺术等层面,都须与各方专家讨论后才可生出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