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发动自残式贸易战

2022-10-03 11:08

美国总统拜登的主要国内和外交政策目标,与其政府实际贸易政策之间的矛盾正变得日益尖锐。在这个就快走过一半总统任期的时间点,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正在对自身议程发动一场战争。在国内方面,政府强调要缓解气候变化、降低通胀、消灭贫困,并保持生产力和增长,但其出台的各项贸易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

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也是如此。尽管两党对加强美国联盟的必要性有 明确共识,但政府还是提高了加拿大木材的进口关税,实施了更严格的“购买美国货”措施(这与美国的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相冲突),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损害美国盟友的行为。

提高加拿大木材进口税

更糟糕的是这些政策在通胀率处于四十年来最高位时提高了(或至少未能降低)成本和价格。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政策简报估算,美国只需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就能一次性将消费者价格降低1.3%。

太阳能电池板则是体现政府政策矛盾性的一个完美例子。如果想要淘汰化石燃料就必须加大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将电池嵌入太阳能电池板并安装入户。但在特朗普总统于2018年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30%关税后,拜登今年宣布他将(有部分豁免地)延长这一政策,以此作为支持美国制造业和“优质就业岗位”运动的一部分。

环保主义者和太阳能电池板分销和安装商对此提出了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他们指出虽然截至2019年太阳能行业僱用了25万人,但其中只有3.4万人从事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更大比例的则是安装工人。此外,2019年美国安装的近80%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几乎所有太阳能电池都是进口的,这表明就算美国提高其国内产能也还得继续依赖太阳能进口。

“自给自足”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同时由于美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依然缺乏国际竞争力,他们必将要求政府提供保护,而这又违背了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和控制通胀的目标,最终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方面流失的就业岗位数量还会高于生产方面增长的。所幸今年夏天拜登政府取消了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并将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的时间延后了两年。

拜登政府本可通过补贴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来更有效地实现其保护环境、降低通胀和提升就业目标,谁知却走上了保护主义道路。此外考虑到美国缺乏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其宣称的国家安全目标能否实现也值得怀疑。

移民限制不利半导体发展

拜登政府政策不连贯性的另一个例子是它对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缺乏兴趣。该协定的前身是奥巴马总统与其他11个环太平洋国家商议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来特朗普政府退出,由日本接手并推动该协议最终达成——形成一个不包括美国的庞大经济集团。这导致该区域的美国出口商必须与来自协定成员国的免税商品竞争,由于这些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最终都受到了损害。

严格的移民限制也与拜登声明的政策目标相悖。例如高技术工人签证发放量不足已经制约了半导体的生产和研发,逼使美国芯片制造商和高科技产业游说政府提高签证数量上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果。当美国通过多项重大新法律来加速半导体的生产和发展时,自我设置的技术工人障碍形同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样,餐馆和其他僱用低技术工人并倾向依赖外国出生劳动力的企业一直招不到人填补岗位空缺。通过增加这些移民流动,美国既可以促进增长,也可以减少当前的一些通胀压力。

这样的矛盾点还有很多。当拜登政府为应对铁路罢工的威胁而寻求增加运力时,却似乎没有考虑暂停实施禁止外国船只在美国国内港口之间运输货物的《琼斯法案》。

虽然《琼斯法案》旨在保护美国航运业(包括船舶制造和海运业的就业),但由此产生的好处微乎其微。美国远洋船只僱用了大约9200名海员;美国的造船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出一截,几乎没有远洋船只在美国生产。拜登政府本可以通过废除《琼斯法案》帮助以水路运输取代卡车和铁路,同时实现压低航运成本、减少港口拥堵、减少通胀和污染的目的。

强大的美国经济在竞争中茁壮成长,而那些为保护失败者而实施干预的政策制定者只会削弱它并损害其他国内外目标。为了造福美国和世界经济,拜登政府应该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宽移民限制,还可以在确实有必要的情况下为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提供仔细设定的定向补贴。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