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难把控,中国古镇活化不易

2022-11-06 09:54

上山下乡正在成为中国年青一代选择的生活方式。不过,这一次的上山下乡,与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不是到乡下落户务农,迷茫无着,而是到乡下寻觅大城市难得一见的古色小镇,作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青年们要找的古镇,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一两百年以上的历史;二是要有一定数量风格独特的古旧建筑;三是要有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记忆;四是要有与现代都市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足以寄托都市人的心灵。有了这些特色,古色小镇便能吸引八方人客,让青年人慕名而来。

可是,经历了上百年的当代历史,中国存续下来的古镇数量虽然不少,但整体布局与单个建筑保存完好的却不多,而且多在离交通要道较远的地点。其中,多数古镇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步入萧条,乃至破败。只是因为有新一代旅游者的青睐,它们才有机会起死回生,重燃烟火。

不过,按照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负责人的观点,国内已开发或开发中的古镇虽然约有2000多座,但能让人记住,可以不断吸客的古镇却不多。为何这样?原因主要是“成也商业化,败也商业化”。具体来说,就是使古镇“枯木逢春”的是商业化;使古镇失去魅力的也是商业化,不过是“过度商业化”。

平心而论,商业化确实是振兴古镇最重要的杠杆,没有商业化,除非政府不计成本地扶持,否则,古镇只能自生自灭。但是,商业化是一种市场行为,投资者投下真金白银,是希望获得回报的。收益不如理想,无法拿回本钱,他们不会投入。因此,投资建设过程中,如果坚持高标准要花很多钱,他们会选择放弃高标准。结果,最终拿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一锅既不旧、也不新的“夹生饭”。当然,古镇建设和运营搞得好不好,也不全是钱的问题。投资者的眼光和品味可能更重要。他们的团队若是资质优良,建设和经营可以做得很好。反之,多半会做成“四不像”。

有一位画家,五年前访问过秦岭深处的一处古镇。小镇面积不大,十分安静,一条石板小路贯通镇中,小街曲折而狭窄,两厢是木制的房屋,门板厚重,色调斑驳,仿佛在诉说旧时的苍桑。这种感觉让他深深感动,遂于五年之后再次重游。没想到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整齐的水泥楼房,一色的仿古琉璃瓦。铺砌了白瓷片的外墙,耀人眼睛。每间房子都装上了铝合金窗和钢板门。街道喧嚣而嘈杂,小摊摆满做工粗劣的旅游产品。酒吧、民宿、饭铺似乎用同一模子刻印出来。就连所谓“特色小吃”,也都似曾相识,与别处没有多大区别。原先那个静逸的家园已被淹没,难以言表的滋味由然而生。这个例子表明,就算不缺资金,活化古镇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情。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千百年来,无数人群居于农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镇既是他们的安身之地,也是创造文化的基地摇篮。光阴消逝留下的文明积淀,通过古镇保留了下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代青年痴心向往的地方。但是,这种向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过度商业化,使古镇“不古”,变成“新镇”,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到那时,青年人一定会“用脚投票”,弃之而去。

为了保住这种吸引力,中国的各地政府必须保持清醒,在经济发展、商业开发和古镇传承之间维持平衡,必要时还要暂时放弃一些发展利益和商业利益。这样才能挽留住古镇的价值,守护好祖宗留下来的这一笔宝贵财产。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