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香港民营剧场,创造蓬勃文艺环境

2022-11-07 09:50

茹国烈 香港艺术学院院长

香港土地非常昂贵,私营剧场一早已经在香港式微,仍在经营的私营剧场,只有老牌的新光戏院。政府的政策一直是由公营机构经营剧场,主导香港表演艺术的发展。如果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演艺设施给市民享用,这个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香港想成为一个文化艺术大都会,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单凭政府和公营机构经营场地,是一定不能做到的。一个蓬勃的、能够吸引世界不同地方的观众和表演者的文化大都会,必定需要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多元化的场地和艺术方向。换言之,没有一个蓬勃的民营剧场环境,香港在表演艺术方面,一定不能成为一个文化大都会。

最近本人到葵涌看音乐剧,不是康文署的葵青剧院,而是在大连排道工厂区里面的私人小剧场。这原是一个位于商厦地面的铺位,现已被改装成为一个约150座位的“爆炸戏棚”。上演的剧目是《我们的青春日志》,是一个主要由年轻演员担演的校园音乐剧,连同现场音乐伴奏,演出者有十几人,谢幕时完全站满了这个小剧场的舞台。这一切的背后推手不是政府,而是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陈恩硕,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在香港建立一个长寿音乐剧场。这个剧目到今天,已经演出过百场,成为城中热话,在香港音乐剧的发展里,已经写下历史性的一笔。年纪轻轻的陈恩硕,如果要在公营剧埸诞生他的音乐剧梦想,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他只能够自己开一个剧场,靠自己打开一个局面。他虽然得到很多掌声,但实际上是在单打独斗。

在视觉艺术方面,香港的发展趋势似乎相当不同。本人最近常常去私营画廊看展览,这些画廊都是位于工厂大厦里面,很多集中在黄竹坑,也有在田湾、柴湾和西环,九龙有深水埗,新界有火炭。与中上环的画廊非常不同,这些位处工厂大厦的画廊,利用了工厦单位的大面积和高楼底,设计成简约漂亮的展览空间,以展览形式运作,整个空间只展出一个展览。这些民办的展览空间,近年发展得非常蓬勃,每个星期常有五六个高质素的展览开幕,行内朋友常道,每个周末都要在全香港走来走去,不停地参加展览开幕。这些展览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每每有细致的策展概念、令人惊喜的新秀,也有成名艺术家新作展出。这样的展览盛况,其实培养了很多新进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收藏家,以及高质素的观众,再加上国际化的艺术拍卖会和艺术博览会近年纷纷以香港作为基地,和几个新的公营艺术馆的设立,香港在视觉艺术方面,已经建立了区域性文化中心的地位。

比较起画廊,要经营一个剧场需要的资金,人手和技术都困难和复杂很多,这也是香港在这两方面出现落差的主要原因。但是,葵涌“爆炸戏棚”的出现也告诉我们,这些困难和复杂性都有可能解决。政府是否可以推出更多优惠措施,减轻他们经营负担?有一个“爆炸戏棚”的出现,为什么不可以有5个?10个?更多?

国家“十四五”规划把香港定位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今次的施政报告指出:“我们亦会推出措施鼓励私人发展项目加入文化艺术设施,例如剧院等,发挥市场力量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香港已经正式有了这个政策方向,现在是要具体落实的时候。期待政府可以用创新思维,突破思想的框框,建立和民间合作的关系,逐渐推动民营剧场的发展。

原标题:鼓励民营剧场 创造蓬勃文艺环境

来源:文汇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