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办医院”给平民看病

2022-11-15 16:23

中国古代,最早关于医者的记录是《周礼》,里面提到了在周朝时,朝廷设有医师一职。在医师的下面,还有负责行政管理的。另外,还设有食医、疾医、疡医与兽医。其中食医负责宫廷的医疗与营养饮食,兽医和今天一样是治动物的。而疾医与疡医,负责周国全境子民相关的疾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国力强盛时,已经开始设立“养病院”,把生病的人、残疾人和年老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全部集中到一起进行照顾,衣食都由国家供给,一直到他们死亡为止。另外,同一时期的秦国还设立了“疬迁所”。假如发生瘟疫,朝廷就会把感染的病人迁到这里面“隔离”起来。到秦汉时期,“养济院”、“疬迁所”的名字又有不同的变化,但是功能还是一样的。

到了南北朝时,官方已经派人到衙门坐诊。隋唐则有私家与官家两条救济路线,因为佛教兴盛,庙里有钱,出现了“悲田院”等替穷人治病的场所,唐朝官方则开设“养病坊”。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所正式的官办医院——太平惠民药局。惠民药局在宋、元、明三朝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元明时期,它与医户合作解决平民的医药问诊。清朝的时候没有惠民药局了,改由太医馆统领下置各州县的医官给平民看病。

到了元朝以后,这种“官医”是由“医户”充任的。国家在太医院下面设有“官医提领司”与“官医提领所”,再由它们安排医户,协助“太平惠民药局”的工作。“官医”坐镇的地方,就由衙门口,改到了药局,或者是庙宇之中了。

“太平惠民药局”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正式的官方医院,它始建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宋神宗熙宁九年,宋朝开办了医疗教育大学——太医局。朝廷希望通过官方办学,来改变民间医疗父子传承、秘技自珍的局面,为朝廷培养专门的医生人才。

与此同时,宋朝朝廷又把宫中原有的“熟药所”改名为“熟药局”,开始面向社会卖药材。绍兴十二年,“熟药局”改名为“太平惠民药局”,除了在京城以外,在其他比较重要的行省也都开设了惠民药局。

兴起于宋朝的“太平惠民药局”是官方医院,有朝廷的补贴,其办医宗旨固然是惠民,所卖的药品,最初也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但是朝廷始终没有忘记赚钱。

《宋会要辑稿》中记录:元丰元年(公元1078),三司对官药局头一年经营的审计结果说,熙宁九年六月开局,至十年六月收息钱二万五千余缗(千文为一缗),计倍息。到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时,全国的药局有70所,每年获利40万缗。

中间,宋朝改革了管理制度,允许药局倒卖药材,从中谋利。到了北宋后期,朝野之间已经开始有怨言了。到了元朝的时候,元人完全不懂汉医的这一套,学宋朝办了惠民药局后,更加关心是否赚钱。元朝的药局办了一阵,到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忽必烈发现各地药局,不但没赚钱还亏了,一怒之下就把它停办了。可是停办之后,老百姓生了病没法治,最后又只得很不情愿地把它恢复了。

明朝前期的惠民药局转运比较正常,到了嘉靖以后发生了变化。因为市场的繁荣,商人逐利的气息影响到了整个社会,所有人都唯利是图。明朝朝廷不干心白贴钱给药局,把很多需要财政支付的项目,都推给了药局自身,最终导致了药局走向衰亡。

到了明代中叶,药商抬高了药材的价格,惠民药局已经买不起廉价的好药了。加上朝廷把财税压力摊派给药局,药局的亏蚀更加严重。在明朝初期时,朝廷规定囚犯们的饮食费和问诊费,皆由朝廷财政来负担,但是最后却摊派到了地方药局的头上。药局早期有朝廷财政拨款,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因为辽东战事不断,药局就完全得不到财政补贴了。想要靠自己盈利,也无法实现,最后只有关门大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