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餐馆兴衰,承载时代记忆

2022-11-17 11:01

一场疫情开启海外中餐馆的汰旧换新。然而在经过2年的打击下,原本以为美国许多在疫情中坚持的中餐馆,最近又有一波结束营业或是转手的风潮,令社区人士喟叹,中餐馆的运营可能走向历史的翻篇。

全美的中餐馆至少有45000家,每年有200余亿美元的产值,其中洛杉矶、纽约及旧金山各有6000、5000及4000多家,这些舌尖上的味觉,不仅为华人解除乡愁,也是中华文化最佳拓荒者及诠译者。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打击了餐饮业者,工人.房租和其它成本都难,尤其中餐馆的运营还要承受更多复杂的因素,即使是政府有纾困的政策,但中餐馆的业者常因语文的隔阂,申领到的补助也低于其它族裔,是更脆弱的一群,使得开门做生意的日常,感觉上成为难得的“殊遇”。

去年秋冬以来,中餐馆的情况雪上加霜。通货膨胀使得食材飙涨,有的涨五成甚至倍增,使得原本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越来越难达成;随着外卖人力的稀缺,使得外送的费用增加多达二成;餐馆经营者每天至少十至十五个小时的体力活,起早贪黑,加上有的年纪大了,第二代也不愿接手。这些因素使得未来经营的中餐馆业者可能会断层。

中餐近百年来是华裔移民到西方国家最常选择的行业,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的障碍。另一方面需要人手的中餐馆或茶楼,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豪杰男女。然而在时代的变化下,那个夫妻俩移民到美国以餐馆赚取蝇头小利来养家活口的方式,在各项成本开支大增加的情况下,可能更艰难,甚至一去不返。

然而如果说中餐馆就会没落吗?又未必如此。更有特色的中餐馆仍不断开幕。最近有一家著名中式快餐连锁店创始人谈起打拼50年,创造数10亿美元的餐饮王国,源于服务顾客的渴望,“要感谢老天,感谢美国”。说明即使是在同一个起伏不稳的行业,仍有人可以脱颖而出。

有餐饮专业人士评论,以中式快餐连锁店为例,大多分店开在主流区,只要干净、味道、服务稳定,客人就会光顾,美式中餐先注重卫生和服务,其次才靠厨房,而地道的中餐馆八成靠厨师的手艺。因为中餐炒菜的时间和火候都不同,不像做西餐可以量化。未来在美经营的中餐馆业者,大型连锁餐饮业市场份额占多,独立经营的餐馆菜式会更简化。未来这个趋势如何演变,令人期待。

中餐馆第二代不愿接手,有各种不同原因。有的已融入主流或其它讨生活的门道,进入更为需才孔急的行业,改善生活、待遇及地位。但是如果不是上一代,放下原本社会中的地位及矜持,为了下一代咬紧牙关维持一家生计,第二代可能也不会如此顺利的遍地开花。这些经营中餐馆的第一代已完成使命,值得纪念其贡献,并传承刻苦不畏难的时代精神。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