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防疫须防“一封了之”“一放了之”

2022-11-18 09:48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以下简称“二十条优化措施”),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放松,更不是放开和“躺平”,而是为进一步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为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微信截图_20221118094751

▲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中国网

疫情未获有效控制地区要承担起防扩散的首要责任

沈洪兵表示,针对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扩散的首要责任,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措施,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

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面向流入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从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间隔24小时以上)。

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的疏解。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稳妥安排。目的地不得拒绝接收滞留返回人员,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扩散,也不得加码管控。

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只集中隔离密接者 不得将密接的密接判定为密接

“今后在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沈洪兵说,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是没有必要的。

沈洪兵强调,在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定点医院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方舱医院收治无症状、轻症感染者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定点医院主要收治的对象是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床位,加强ICU建设,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

各地要依托现有的大型场馆,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一些轻症感染者,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取消中风险区 以单元和楼栋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

取消中风险区是否会对疫情的精准防控造成影响?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回应称,鉴于中风险区管控人员数量较大,后续阳性检出率较低,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区域人员管控,二十条优化措施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以单元和楼栋进行判定。

高风险区封控后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确定。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在此过程中,对于没能及时转运的一些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混管阳待复核、以及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实行上门采样,单采单检。高风险区实施封控管理,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对独居老人、未成年人等脆弱人员提供更好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保障,做好心理关爱等。

有零星感染者无扩散风险的不再开展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沈洪兵表示,未发生疫情地区要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沈洪兵指出,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落地检”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不相悖

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落地检”是指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面向跨省流动人员提供的核酸检测服务。该措施对做到跨区域疫情传播的早发现,避免引起本地关联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丽萍指出,“落地检”措施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并不相悖。“落地检”可有效防范流动人员在旅途辗转中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明确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等疫情防控措施。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要继续对进入景区和入住饭店的人员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严格落实员工上岗前健康码检查核验,坚决防止带病上岗。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