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

2022-12-02 16:20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开始南下清君侧,在他入主南京之前,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道衍和尚)曾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姚广孝希望朱棣进了南京之后,务必不要把一个叫方孝孺的人杀掉,因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据《明史》等书记载,方孝孺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户口在浙江,他打小就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按照正常剧情发展,他应该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是,因为他爹被牵涉进了一起案件,所以他这个“罪犯”的后代,无法通过科举的政审,如果不出意外,方孝孺应该和唐朝的李白一样,无法进入仕途了。但是,方孝孺因为能力突出,被一个叫宋濂的浙江老乡给相中,并被其收入门下。

明朝的文人圈子里,宋濂说自己排第二,就连“神机军师”刘伯温也不敢说自己是第一。因为宋濂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还有一大群人,这群人就是江南的士族。朱元璋当年看重宋濂,就是想通过宋濂拉拢整个江南士林。

由此就能看出宋濂的真实身分,他其实是江南士林在朝中的代言人。

方孝孺入了宋濂门下之后,深受宋濂青睐。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弄走了很多有威望的老人,宋濂也是其中之一。而宋濂隐退之后,方孝孺就被推了出来,可以说,在宋濂之后,方孝孺就成了江南士林的代言人。

而值得一提的是,姚广孝年曾和宋濂有过交往,他应该深知宋濂背后的能量,所以他才建议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因为方孝孺代表的不是他个人,他代表的是江南士林。朱棣当时也同意了姚广孝的建议,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方孝孺。

史书中,姚广孝虽然只说了那么一句话,朱棣就答应了。但实际上,姚广孝应该为朱棣分析了很深,那么朱棣既然已经知道方孝孺背后的力量,为什么不去拉拢,反而非杀他不行呢?

公元1402年,朱棣在李景隆的放水下,几乎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南京,然后他要“帮助”的侄子建文帝突然自焚了,于是本来是想“清君侧”的朱棣,只好勉为其难的当皇帝了。

当皇帝这种事,不能你坐上龙椅就算完,你还要写诏书给大家通知一下。为了让这封诏书更有权威,所以这封诏书也必须有权威人士来写。军方那边,朱棣不用担心,自己能打到南京城,就已经展示出了实力。

但是士林这块,他却不能靠露肌肉搞定,必须要有一个江湖地位高的大咖给他月台,他当时选择的是“饶了一命”方孝孺。但朱棣没想到的是,方孝孺宁死不屈。朱棣一看方孝孺不合作,就只能杀了他,因为这个时候再留着方孝孺,就会有很大的隐患。

传闻当时朱棣诛杀了方孝孺的“十族”,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不过当时朱棣为了肃清方孝孺的影响,并不只是杀了方孝孺一个人,而是把和他有关的人也都用不同方式处理了,据《明史》等书记载,当时受到波及的人数足有1300多人。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朱棣当时想要除掉的,不是方孝孺一人,而是以方孝孺为首的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应该就是以方孝孺为代表的的江南士林在朝中的势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