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帝王身边的人才济济,比如,贞观年间的武将有:李靖、尉迟恭和秦叔宝等人;文臣则出现了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令人不解的是,对于这些文臣武将,帝王极为赏识,而且赋予重任;很遗憾,当李世民登基之后,皇帝的小心眼儿却没有泯灭,反而益发繁茂了。尤其挨到执政暮年,李世民对两大忠臣,态度狐疑,他们是:一,年龄已高的李靖;二,年纪轻轻的李勣。
李世民最担心李勣,他临终前,他曾对太子李治嘱咐道:此人太厉害,你镇不住,杀了吧。显然,李世民实在担心,即将掌国的李治性情温柔,假如李勣在政治方面心存不轨,那么,李治肯定无法压住他。
649年,盛夏时节,李世民死在终南山的“翠微宫”。断气之前,他对太子李治说:“我将李勣贬去地方做官,如果他马上走,你以后就施恩于他,让他做宰相;如果他在长安踟蹰不前,你就立刻杀了他。否则,你无法镇压他,最后会酿成大祸。”
毕竟是父亲掏心掏肺的嘱托,李治毫不犹疑地答应下来。有趣的是,李勣确实保住了脑袋,而且,降职不久,居然被迅速地提拔为掌朝的宰相。外界肯定不明白,既然李勣忠贞、有才气,何必成为李世民去世之前的心腹大患呢。
据史料记载,李勣,本姓徐,字懋功,曹州离狐人,也就是现在山东菏泽东明县人。唐初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属于荣升“凌烟阁”的功臣名将。
家住山东菏泽,后迁到河南,参加了著名的“瓦岗军”。随后,李勣跟随李密降唐。他忠心护主,深得李渊的钟爱,被赐姓“李”。此后,李世民的辅佐名臣,正是李勣。当年,李世民被封为“上将”,徐世绩则被封为“下将”,仅次于李世民。
贞观时代,为避皇帝讳,改名李勣。他曾参与了灭薛延陀与高句丽的战争,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李世民为李勣的儿子加官进爵,以示奖赏。
李治继位后,李勣又对高句丽发起战争,结果,高句丽灭国。对于这种功高盖世的大唐忠臣,李世民的确有些拿不准,毕竟,李治较为内敛,如果驾驭不了,那么,李唐江山就格外危险了。于是,临终遗言,不过是牛刀小试。即便这个主意丧失了主导力,也不至于毁灭大唐朝廷。至于李勣的生杀祸福,也就无关紧要了。
李勣晚年生病后,除了李治与太子送来的药品,其他药品与医生,一概不用。李勣说:“我本来就是山东的一个农民,后来攀附明君,挥霍富贵权势,到现在位比三公,朝堂之上没有比我更富贵的大臣了,到现在八十多岁,难道不是命吗?寿命是有长短的,怎么能随便求医活命呢?”
病逝前一天,李勣对弟弟说:“我已经不行了,只是想与你诀别罢了,但又不想你哭泣,只能这样。希望你能好好管教我的儿孙们,他们并不比房玄龄他们的儿孙聪明。如果违背我的话,就如同鞭打我的尸体。”
其实,李世民很清楚,李勣绝不会谋反,无非是心事在胸,大胆一试吧。李勣没有辜负李唐君主,全心全意地辅佐了他们一辈子,难得贞观盛稳定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