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做出了决定,臣子们认为不对,进行规劝,这叫做进谏。三国时期,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但到了刘备这儿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诸葛亮很少对刘备进行劝谏。那么,这个例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从两人来说,这是少有的心灵契合。也就是说,两人大部分看法基本一致,有些事可能是刘备先说,诸葛亮无异议,有些事诸葛亮先说,刘备拍板支持,不会有矛盾出现。比方说当阳兵败,诸葛亮说应该赶紧向孙权求救,刘备不可能没有顾虑,但诸葛亮说出来了,刘备马上就派他去了。刘备调诸葛亮入川也是如此,诸葛亮接到命令,带着兵马就走,这就是默契。
从刘备方面来说,应该是只要诸葛亮在身边,肯定是有事儿先商量。一旦商量好了再做决定,就不再会有分歧。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说彭羕,诸葛亮并没有反对对他的任命,但却提醒刘备要防备他。这事儿是怎么对刘备说的呢?秘密对刘备说的,刘备也没有声张,悄悄地观察了彭羕的行为,这才发现了问题。有事提前说,比方说刘封问题。这就带来了刘禅当太子问题,让诸葛亮当师傅,诸葛亮说刘禅有长进,刘备也高兴。
对于有些事情来说,无关大局诸葛亮尽量不说。而一旦诸葛亮说了,刘备一般采纳,不会拨回去。比如说庞统的任命。庞统这个人很有才,被称作是“南州士之冠冕”,刘备任职荆州牧期间,庞统以荆州牧从事的身分担任耒阳县令。不过,庞统不是一个处理具体事务的好官,一个县也治理不好,就被刘备免了。鲁肃对刘备说,庞统不是治理一个县的人才,他的才能在于宏观规划,应该让他担任治中或者是别驾之类的官职。刘备是个什么态度不知道,反正诸葛亮说了以后,刘备就和庞统交谈了一番。经过交谈,刘备非常器重庞统,从此把他当做诸葛亮第二来对待他。
再比如说法正的事情。刘备打下成都后,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法正一朝权在手,立刻飞扬跋扈,利用权力报私仇,对于一顿饭,一句话这样的小事也不放过。有些人看不过去了,说让诸葛亮建议刘备,对法正稍微地抑制一下。诸葛亮不但没有去劝阻,反而对这个人说,这是刘备在荆州长期受压抑,得到成都后情感释放在法正身上的反映。想想看,如果大事小事诸葛亮都在刘备面前叨叨,刘备还能那么信任他?这就像孙权说张昭的那样,“所说的话不采纳,怨恨就将产生”,所以只有该说的说,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这样才会言必听计必从。
对于诸葛亮的劝谏,还在于刘备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说。比如劝阻刘备入吴,诸葛亮不但劝刘备不要去,而且是“尤其坚决”。刘备知道,他这次到东吴,是非常危险的一次旅行,还不一定有把握成功,诸葛亮担心就在这儿。还有刘备入川一事,所有的记载都没有诸葛亮督促或者是劝阻一事,为什么?入川是一件危险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万一取蜀不顺利荆州又遭到了攻击该怎么办?取蜀这种战略方针已经在“隆中对”当中确定了下来,取不取或是什么时候取就看刘备的决定了。也可以说,有了庞统建议的“急切”和诸葛亮没有表态的“稳妥”,刘备带着庞统入川和留下诸葛亮守荆州,才会毫无顾忌地进行。
《三国志》作者在评价刘备时,专门提到了托孤于诸葛亮一事,说这“确实是君臣都出于最大的公心,是古今最好的楷模”。三国托孤行为有很多,又有谁能够让作者专门提出来加以评论?所以刘备的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长期相知的过程,并不是在托孤的那一刻才有的认识,也不是蜀汉国还有哪位大臣没有哪位大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