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瑶是中国唐朝中晚期的外交使节,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手持国书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
杨良瑶生于公元736年,卒于公元806年,是泾阳县云阳镇的人。他的事迹始终无人知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出土了一块杨良瑶的神道碑,上面记载着唐朝杨良瑶曾下西洋一事。此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种种历史的局限,杨良瑶作为国使,自海路出使黑衣大食这一重大的外交活动史实却被唐史及其以下的正史所疏漏,直到千多年后的今天,才因其碑的偶然被发现,终于让人们这些后来者得以重新审视中国对外交流历史的先后,并进而给予更客观、更准确的解读。
杨良瑶的祖辈因军功落户在京兆府云阳县,显赫的家世与不一般的教养,使杨良瑶年少时便立下“以节为志行”,稍长则以“忠勇为己任”的高远志向,娶妻生子后,唐肃宗志德年间23岁时被选为“内养”,开始走上仕途。因其先后在内肃叛乱、外抚边患等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中,累累不辱使命,彰显出较为突出的领导才能,故被赐封、赏赐多次。
贞元元年(785)四月,他被唐德宗“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带着国信、诏书毅然踏上了出使南洋之路。到达海边弃陆登舟,面对无尽碧涛,杨公“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出使这年,他已经49岁。
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因旗帜尚黑,故被称为黑衣大食,鼎盛时期,黑衣大食城邦壮观,人口密集,首都巴格达是与君士但丁堡、长安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然而,从唐长安到黑衣大食,迢递千城,逶迤万里,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旅程。
一路之上,唐朝使团“黑夜则神灯表路(应该是指阿拉伯人设立的灯塔),白昼乃仙兽前驱(可能是指海豚之类的海洋动物)。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沿途途经暹罗湾,顺马来半岛南下,经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抵达爪哇岛。出马六甲海峡,横渡孟加拉湾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行,过阿拉伯海,经霍尔木兹海峡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最终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巴格达)。
这条远跨重洋的路线,并没有记载在《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之上,但是却被详细的标注在《新唐书》之中。与杨良瑶同殿为臣的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在其所着的《广州通海夷道》文中也纪录了相同的海上出使路线。贾耽曾任职鸿胪寺卿,专门负责外交事务,他本人从未有出使大食的记录,但在文中却能详细记录泛海西行沿途各国的地名,可以推断这些信息应该来源于杨良瑶的记述。
当时,因淮西镇尚未平定,道路阻隔,杨良瑶仅南下便颇费周折,至于在南海舍陆登舟,其海上的行程,据《海内华夷图》记载,也需要三个多月时间。可尽管如此,杨良瑶激励随从,“剪发祭波”,“忠感鬼神”,昼夜兼行,最终“成命不坠”,到达黑衣大食,完满完成了任务。
杨良瑶西去联络大食,是否和大食王达成协定,历史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新唐书》记载,“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由此可见,杨良瑶联络大食获得了实际上的效果。
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需要先从长安到达广州,然后在南海舍陆登舟,向南、向西航行,走过南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直到两河流域,然后舍舟登陆,到达门毒国,古笪国,再穿越新加坡海峡,过苏门答腊岛上的佛逝国,到达天竺,然后再继续向西,抵达幼发拉底河,并由此换乘小船,北行至今天伊拉克巴斯拉镇上的末罗国,随后再由此向西北步行千余里,到达当时底格里斯河上的黑衣大食首都缚达城(今巴格达),也就是当时的黑衣大食的首都,后来根据考察,黑衣大食指的就是伊拉克等周边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