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有何变化?代表委员有话说

2022-03-09 10:46

对谈嘉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校长曹永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教室里没有“黄金座位”,家长心里呢?

提问:“双减”是不是真减?

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告别焦虑

曹永鸣代表:“三提高”助力“双减”落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在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双减”依然是重中之重。今年的全国两会,教育“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效备受关注。

丁延庆表示,“双减”是中国教育的重大主动作为,将产生深远影响。“双减”之前,资本大举进入教培市场,培训广告铺天盖地。

丁延庆认为,校外培训的盛行造成家庭教育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急剧上扬,不仅让学生作业负担沉重,也使得部分家长被“鸡娃”式焦虑困扰,基础教育呈现出“用造原子弹的方法造手榴弹”的态势。

“双减”之后,校内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减,作为家长,丁延庆的感受尤为明显:“我女儿入学之后,我曾经很焦虑,因为她从来没上过任何补习班,一入学我就发现她跟别的孩子差距很大。后来我很快克服了焦虑,回归到我原本的认识。我觉得孩子们的童年,首先应该是健康地成长、快快乐乐地玩,之后跟着学校课业进度走,能跟得上就可以了。

作为小学校长,曹永鸣代表表示,她所在的学校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作业管理水平,助力“双减”落地。曹永鸣同时强调,从学校教育来说,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内容是主要任务之一,不能为了给孩子们“减负”而降低授课质量。

提问:“双减”之下,如何培养人才?

袁亚湘委员:会考试≠会学习

丁延庆副教授:80%以上的课外补习并无实效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袁亚湘,童年基本都在和小伙伴的玩耍中度过。他始终认为,快乐的童年比学知识更为重要。

从放牛娃到科学家,袁亚湘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从长远来看,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比盲目参加校外培训更有效果:“严格意义来说,学习跟考试是不相关的。考试是为了升学才设置的,而学习是要培养孩子们有能力去学会原来不会的东西,这是最本质的。至于具体做哪道题,这个真的不重要。”

对此,丁延庆也十分认同。“我们教育经济学学科对于课外补习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很少能发现真正有正显著性的作用。”他进一步解释,家长的过度关注、过度参与、过度干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八成以上的孩子是“被逼着”去上补习班,而其中约15%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即便没有参加培训班,也能找到自己去学的途径”。

提问:课余时间如何安排?

袁亚湘委员:学生掌控时间

曹永鸣代表:家长学会放手

“双减”之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如何科学有效地规划?袁亚湘认为,家长首先要避免走入凡事都替孩子安排好的误区,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

袁亚湘说:“现在就是太不放心孩子,越不放心管得越多。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以后没有自制力。”袁亚湘建议家长“早一点放手”,这样上大学以后学生才能更自觉、自主地去学习。

曹永鸣也给出类似的建议。学校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了课余时间安排计划书,并按照计划,自主执行。曹永鸣指出,家长要让孩子去体会“自己做主”带来的胜任感和成就感,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和成长。

提问: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虚火退了,家长的心火呢?

袁亚湘委员: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

丁延庆副教授:适度从众不流俗

很多家长都深受“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影响。袁亚湘认为,人生并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起跑阶段的快慢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揠苗助长,容易适得其反。

上一所好的小学、重点中学,进入一所名牌大学,这是不是所谓“最好的出路”?袁亚湘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职业教育同样培养了很多人才。他提倡要营造不以学历论英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风气。

作为小学生的家长,丁延庆的“育儿经”主要有三点。

第一,培养规制意识,品行、人格问题是重中之重;

第二,身教胜于言传;

第三,适度从众不流俗。

丁延庆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条件带来的幸福感,比不上让他跟自己的小伙伴、同龄人一起玩耍的快乐。孩子也需要在跟同龄群体玩耍的过程当中,完成社会化,学会成长。

学生双减≠教师增负

“双减”如火如荼,学生的负担轻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配套保障同样不容忽视。丁延庆坦言,“双减”之后,部分教师的工作负荷明显增加,而相应的各项保障措施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此外,“双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执行力度并不统一,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曹永鸣表示,“双减”之后,育人的主体又回到了学校,老师们工作的时间变长,工作标准也随之明显提高,保证教师的身心健康,势在必行。她指出,要想减轻教育焦虑,就要呼吁全社会在选才和用才的标准上作出改变,要给予年轻人更充分、更平等的成长机会和就业的机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