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 在战疫一线写建议 多条内容被采纳

2022-03-10 09:52

星岛环球网消息: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我非常欣慰的是,2020年初自己在隔离病房工作时,没有忘记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一些应对疫情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做客广州日报2022全国两会京广连线栏目,讲述履职感受。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的首席专家,他依然奋战在医疗工作一线,所提建议也主要关注医疗卫生领域。

建议完善罕见病家庭社会救济机制

“今年是我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很开心,会议如期召开说明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得好。”蔡卫平告诉记者,平时和其他代表一起参加调研,大家逐渐熟悉,今后不一定有机会再见面,难免有一些不舍。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的首席专家,他一直关注着医疗卫生领域。

“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有较大篇幅的呈现,从中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对民生的高度重视。”蔡卫平说,近几年,国家持续不断地增加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在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30元,达到近610元。对于14亿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报告中提到‘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令我特别感动,无论是常见病的心脑血管病还是罕见病政府都考虑到了,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蔡卫平告诉记者,全球罕见病有7000余种,不能仅靠医保解决,需要多种保障方式综合。

他建议,可以考虑医保设定单一罕见病人群用药支出总额,制定风险分摊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普惠型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发挥补位作用,完善罕见病家庭社会救济机制。

应对突发疫情建议很快得到部委响应

“今年是我履职的第五年,最大感受是人民代表为人民,当人大代表一定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蔡卫平对记者说,代表履职中,要了解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并通过调研提出具体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

蔡卫平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2020年2月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最高峰,在隔离病区抗疫一线的他看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结合抗击非典的经历,“想到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目前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他在隔离病区写出了这件建议,提出建立“平战结合”的综合性传染病医院,以应对重大突发疫情。2月底,将其作为闭会建议提交。

“没想到很快得到回应,5月份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国家公共卫生建设指导方案。”蔡卫平说,方案采纳了很多他在建议里提到的做法,特别提到未来的传染病医院建设要采用“平战结合”的方式,而且规定得更具体,例如明确了重症病房的设置标准以及设置比例等。

蔡卫平今年的建议还是关注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有三个是关于疫苗的,其中一个建议允许港澳广泛使用的疫苗进入大湾区非免疫规划疫苗范畴,把疫苗也纳入“港澳药械通”的政策范围。

“将部分港澳上市的成熟疫苗,尤其是创新性疫苗纳入其中,从而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居民能享受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成果,满足大家对健康医疗的需求。”蔡卫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