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022-07-26 14:29

副标题:“三来一补”促轻工业大发展

日本制造业曾经以高质量享誉全球。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产业转移的不断进行,中国不断地从轻工业开始取代日本制造,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s1000065624_fmt

· 在当年缺乏资金设备,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背景下,“三来一补”模式迅速完善了中国的轻工业布局。图为当年生产车间的设备和劳动场景。新华社

中国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从“三来一补”开始的。

1978年9月15日,东莞太平服装厂与濒临倒闭的香港信孚手袋合资的太平手袋厂,拿到了工商总局发的“粤字001号”的执照,港商张子弥松了口气,他在手袋厂终于有救了,从前因为人工和地价的上涨而行将倒闭的工厂,在东莞焕发了第二春。太平服装厂富了,信孚手袋活了,“三来一补”开始在广东转起来了。

s1000065609_fmt

· 改革开放之后推行的“三来一补”政策推动中国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从那时开始,大量的港资、台资、外资进入到了内地。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宝安西乡崩山工业区,建立了第一座只有百余人的精密计算机接外挂程序厂,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iPhone;1992年,三星在惠州市的陈江镇设立了三星生产基地,三星的制造业正式进入到中国市场,即便那时候的三星手机,还没有正式销往中国,甚至中韩还没有正式建交。

从纺织、玩具、五金,到电子零配件、电器,开放的中国散发着对制造业的天然吸引力。外资制造业涌入中国,工厂落地,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的。富士康在郑州的一个园区,就有十几万人,比一般的县城人口还多。

重工业的基础,加上轻工业的发展,外资、国货,“中国制造”开了花。截止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以上,中国制造在全球产值比重19.8%,超过美国,有200多种商品产量是世界第一,钢、水泥、煤炭、家电、手机、计算机等行业的产量世界占比超50%。中国被成为“世界工厂”,名副其实。

反倒是日本,在两次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作为输出方,损失还是很大的,资本逐利,日本失落的20年,与制造业中心地位的转移也不无关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渐渐消失,一来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了,二来互联网及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谁还想进工厂打工呢?所以,制造业看上去不太香了。

如今,“第五次制造业中心大转移要来了?”“谁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各种传闻纷纷。虽然、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获得了一部分欧美订单,但仍然没有任何国家有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实力。

而且,最大的变量是,世界似乎已经不需要“世界工厂”了。后疫情时代,“国家工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中国可能是最后一个“世界工厂”了,未来有的,可能只是“美国工厂”、“日本工厂”、“中国工厂”……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