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药品供应充足,“囤药”多此一举

2023-01-03 14:01

龙眠山

近日有药房“明码标价”:一盒50粒装的必理痛售价798元,比平时贵5倍,令人咋舌。事实上,市面上退烧药都在涨价,个别品牌卖到断市,连川贝枇杷露也被抢光,足以反映新冠疫情下出现的许多非理性行为。

类似一幕大家并不陌生。三年前疫情爆发之初,不仅出现药品抢购潮,而且抢大米、抢即食面、抢卫生纸等等。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抢,只是看到别人抢时,自己也跟着抢,搞到超市货架空空如也。事后回想,这样的疯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来香港供货充足,二来价格被抢高了,蚀底的是消费者自己,偷笑的是零售商和那些刻意制造恐慌、哄抬物价以牟利的人。

对于今次抢药品,成因复杂。内地进入疫情高峰期,药品供应紧张,有内地亲友委托购买;也有一些市民担心通关后香港疫情反弹,备药以防不测;但也不排除有药房备足存货但故意限量推出,制造供应不足的表象,乘机提价牟利。

特区政府澄清,香港有关药品供应充足,有5至6个月的存量,而且在加紧采购,呼吁市民将额外的药品留给有需要的人。其实,市民若是确诊,轻症的毋须用药可自癒,如是需要送院治疗,医院内有足够供应,如此一来,大家有什么必要囤药呢?为什么要被人“揾笨”呢?再说药品不像大米、卫生纸,一时买多了可以慢慢使用,但药品一过期就是废物,纯粹是浪费金钱。

购物虽是个人行为,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公众利益。健康的人储备超过需要的药品,会导致真正需要药品的反而买不到,这会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香港是文明城市,文明就体现在购药等具体细节中,体现在人文关怀上,在这个疫情继续流行的冬天,香港应展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应有温度。

原标题:井水集/“囤药”多此一举

来源:大公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