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侯:全面通关,成功走出一大步

2023-01-08 13:51

通关了!

1月8日早,深港口岸两边,母子相拥、夫妻团聚、姐妹重逢,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有人拿着深圳口岸工作人员送给的“福袋”,喜极而泣。

一大早,特首李家超到关口视察,看到通畅通关场面,表示很受鼓舞。他说:

“毋须限制名额的日子一定会出现!”

从“封关”到“通关”,两地努力了三年;从“通关”到“全面通关”,已在转瞬之间了。

一切都在预期之中。

三年后两地的首日通关,秩序井然。

人流可控,合乎研判;机制润滑,依然高效;口岸运行顺畅,恍若疫前岁月。免检疫了,不到10多分钟的通关路上,一排排的都是高兴的脸庞。

有香港市民,凌晨5点就赶到了港铁站口,领着大包小包,抢搭开往落马洲、深圳的地铁;有已经过关的市民,激动地手足无措,面对记者采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民心所向,心愿达成。苦了1000多天了,这个时候所有心酸都在放下,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今天的通关路短,三年的通关路长。

2020年初,两地“封关”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再重逢已是三年之后。

三年来,香港疫情一波跟着一波,内地疫情起起伏伏。走出疫情,成为两地的共同目标;实现通关,是一个共有的期待、一项放不下的努力。

2021年11月,两地疫情稳定,两地随机展开通关安排协商工作。一度,两地无限接近通关。

疫情凶猛,好梦难圆。2022年初,香港疫情再暴发,通关事无奈搁置。为了稳控香港疫情,并为两地通关创造可信赖的环境条件,中央开始援港抗疫。

在香港疫情形势最严峻,甚至棺材都没得买、屠夫都找不着的情况下,内地组织浩浩荡荡的医疗资源、民生资源奔赴香港。

历经几个月战斗,香港熬过第五波疫情,社会综合免疫屏障建立,社会运转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通关事务再提上日程,香港市民又翘首以待。

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两地通关路,正是这道理的一个写照。过去,人们相信虽远将至;今天,人们看到虽难必成。

最终,随着国家防疫政策调整,两地形成一致的社会基础,通关梦圆,人们挺过来了。

内地有些人或许难以想象,香港市民对通关的渴望。但只要打开今天的电视,看到1月8日两地通关的新闻,就会看到他们的激动和感怀。

过年了,谁不想回家呢?

小家,大家,都是温馨、温暖与温情。

两地首日通关,香港够热闹。

半个月来,通关消息传出后,大大小小的媒体无不聚焦。通关新闻,无可置疑地占据了媒体的C位,名副其实地全城瞩目。

于内地,通关或许不是一件太大的事;于香港,通关却是天大的事。它不仅关乎人的团聚,还关乎香港的发展;不仅关乎现实的需求,还关乎未来的希望;不仅关乎对走出疫情的判断,还关乎对走出困境的信心。

通关预约系统开通后,香港已有40余万人预约未来8周赴内地,这一两天内已占到香港人口近6%的数字,说明了一切。

高度国际化的大都会,终究根在内地、心系家园,与国家有扯不断的现实的情感的联系,只要有了“出口”,这种联系就会澎涌而出,让人们看到它的壮观,感受它的热烈。

在今天记者的采访中,有香港市民表示,一夜未眠只为通关,踏上路程,不困也不累。所支撑他的,希望而已。


通关是一种需求,也是一个象征。

有朋友感慨:“三年不易,经过内地和香港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期盼已久通关这一天的到来,来得一波三折,很是艰辛,很是不易。经过这三年,面对难事,只有一起抗,一起努力,再难的事最终也能挺过去。人心齐,泰山移。”

抗疫如此,通关如此,香港的未来发展也是如此。

对通关葆有热情,是因为打通内地,香港才有了最大的依靠、最可靠的依靠;

对通关富有希望,是因为连接内地,香港才有了充沛的活力、不竭的动力源;

通关所能带给香港的,是卸掉疲惫后的整装待发、解除焦虑后的轻装上阵,是继往开来、人气和生气,是真正全面的复常和回来。

通关后,两地的人正相向而行。

香港上空的愁云在消散,内地疫情也终将散去。三年来最大的挑战已坦然面对,人们终于不再紧张了。

社会的注意力在转移,发展的向心力在凝聚。

“归心似箭”下,正在口岸通关的人们脚步异常轻快。或“北上”,或“南下”,都是逐梦而行,都怀揣着希望。

这个年,香港市民可以过得更踏实些,无需多日,再迎接“全面通关”的日子,看这一切都拨回正常。

靖海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