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从悍不畏死到身败名裂

2023-01-13 16:30

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早年以打仗不怕死著称。他一刀一枪打出名堂,做到了直隶提督,获得了额浑巴图鲁名号。然而,甲午战争中,叶志超却留下了狂奔五百里的恶名,最后被判斩监侯。当年的巴图鲁,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叶志超幼年时父母双亡,是在舅父的收养下长大的。早年,他以放牛,干杂活为生。太平军攻到安徽后,他参加了团练。每次作战,叶志超都冲锋在前,屡屡立功,渐渐打出了名声。1862年,李鸿章组建淮军后,叶志超转投淮军,参与平定江浙的作战,无役不从,悍不畏死。

其后,叶志超都被调入刘铭传所部,随之参加了剿捻作战。其间,由于叶志超作战勇猛,获得了额浑巴图鲁(勇士)名号。

平捻后,李鸿章办理北洋军务,叶志超也就留在北洋,统领马队,参与“剿匪”,勤勤恳恳,每战不擒首领,不解散其众,绝不罢兵。

1885年,他成了直隶正定镇总兵,率新式练军驻天津新城。1889年,他又擢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1891年,热河发生教民起义,叶志超率军镇压,不到一月,擒拿首领,获穿黄马褂。可以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叶志超表现得敢战、善战,不取全胜不罢兵的气势。

然而,仅仅3年后,叶志超却迎来了“神反转”。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按照“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朝廷令叶志超率部赴朝协助镇压起义。

从来都是“无役不从”的叶志超犹豫起来,托周馥找李鸿章说情,“不欲往”。李鸿章表示:未必一定会真打起来,你怕什么?

从李鸿章“亦未必便战,何怯”来看,叶志超的犹豫之处,是不确定是否会与日本开战。

朝廷决定派兵时,依《天津条约》约定,照会日本。接到照会当日,日本便做出反应,有派兵的迹象。当时,朝廷计划分三波派兵,合计2464人,由叶志超统领。如果单纯是镇压东学党起义,2464人是足够的,但如果是与日本接仗,2000多人孤悬于千里之外,危险很大。淮军自成军以来,以“立稳脚跟”、“稳扎稳打”为基本战法,这样的情况确实为他们此前所未遇到过的。李鸿章之所以坚持派兵,也是出于日本“必无他意”的判断。

由此来看,叶志超“不欲往”,是出于对形势的判断,并非惧死。然而,这也说明:叶志超在镇压国内起义时积累的经验,确实不足以应付近代战争。他初则“不欲往”,到了牙山后,面对聂士成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又提出不切实际的上策,致使牙山清军长期孤悬在外,陷入被动。

接下来的牙山之战、平壤之战,则暴露了叶志超更为严重的指挥问题。日本历史学者都认为:清军仍有继续战斗的可能,是总指挥的失败主义导致了大溃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