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嘴馋丢了性命

2023-01-13 16:33

极负盛名的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祖籍襄州襄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尽管他诗文优秀,可惜寿命不长。更有趣的是,他居然属于非正常死亡,只因一回宴请,便陡然去世了,享年52岁。除了《旧唐书》《新唐书 》与《唐才子传》当中,均为他专设详细描写与记录。

相关史料证明,尽管死亡来得突如其来,纵观他的一生,的确很不平顺,充满了曲折。

他早年博学攻读,在很遗憾,仕途困顿,尽管如此,他极为自重,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其实,这些倒霉事儿无法遮掩孟浩然的博学与才思。不惑之年,他曾在太学赋诗,居然名动公卿,满座倾服。平心而论,他的遁身隐士,的确是勉勉强强的应付之举。

终归,孟浩然当上了隐士,后世评论很多。比如,施蛰存先生说:“并不是说孟浩然不配称为隐士。他还是隐士。唐代知识分子由进士及第而从政,叫作入仕。落第回家,终生不得官职叫归隐。唐代所谓隐士,仅仅意味着此人没有功名,不像宋以后的隐士,根本不参加考试,不求功名,甚至韬光养晦,甘心使自己默默无闻,老死无人知道。”闻一多先生也认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显然,与王维“大隐于朝”不同,孟浩然的确心有不甘,他属于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小隐于野”。彼此之间,各不相同的成色,差距太大了。

有趣的是,隐士孟浩然居然毁在“嘴馋”上,更特殊的是,那场要命的夜宴,居然是专门邀请他的好朋友——王昌龄。看来,孟浩然先生最新好吃善饮,的确要了那条可怜的命。

据相关文献记载,孟浩然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唐开元二十八年,也就是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专门拜访孟浩然。他俩相见甚欢,相对畅谈饮酒。当时,孟浩然的背上长出了毒疮——痈疽,据说,所谓“痈疽”是一种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硬块累加,皮肤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会诱发“败血症”。想不到,老友聚会迅速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俩纵情宴饮,孟浩然竟然食鲜疾发,疾速病发,直至死亡。

据说,宴席上有一道襄阳宴客的必备佳肴——汉江查头鱼,这道美味极为肥美。孟浩然见到鲜鱼,食性大开,频频举箸。最后,诱发痈疽急速恶化,随即咬下了最后一口气。当时,王昌龄还没有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地死在了故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