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不是赵匡胤首创

2023-01-28 16:02

先说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事。五代十国时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后周世宗柴荣。柴荣病逝后,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符皇后临朝听政。赵匡胤当时是殿前司都点检,是后周两大禁军的统领之一。

半年后,便是新的一年开始。就在新年的第一天(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北方传来消息说辽兵入侵,朝廷便派赵匡胤带兵北上御敌。

正月初二,赵匡胤派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先锋兵马先行出发。初三,赵匡胤率大军也从京城开封起程。初三晚上,赵匡胤的大军到达开封城北几十里外的陈桥驿,传令宿营。赵匡胤那天晚上喝醉了酒,在馆驿大睡,他的士兵则环列在馆驿四周护卫,直到天亮。

正月初四早晨,众将身穿铠甲、手执兵器来到馆驿,敲打赵匡胤寝室的大门。这些将领边敲边喊,说要拥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被惊醒,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众将便破门而入,将一件黄袍披到赵匡胤的身上。众将立即跪下,向赵匡胤叩拜,高呼万岁。叩拜完毕,众将把赵匡胤强扶上马,逼迫赵匡胤南返。赵匡胤于是不去北方抵御辽兵入侵,而是带着将士们回都城,逼迫柴宗训禅位。

其实“黄袍加身”不是赵匡胤首创,在他之前有人也干过,此人便是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也是柴荣的义父。

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病逝后,皇位由其子刘承祐继承。刘知远在病逝前,交待由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刘承祐。这四位辅政大臣是苏逢吉、杨邠、史弘肇与郭威。苏逢吉是宰相,杨邠是枢密使,史弘肇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郭威是枢密副使。

刘承祐继位的两年后,听说辽国兵马不断侵扰黄河以北一带,北部各藩镇只能自守,无力出击,于是派郭威到北方的邺城(今河北省大名县)镇守,以防备辽国。郭威离开京城的几个月后,刘承祐便对掌握军权的两位辅政大臣下手,杀了杨邠、史弘肇。刘承祐还要杀掉郭威,因为郭威也掌握军权。刘承祐先派人杀了郭威留在京城的家人,妇女儿童也不留下。刘承祐再派人到邺都去杀郭威。

刘承祐当年已经20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刘承祐希望自己掌权,所以想杀掉手握兵权的辅政大臣,然而他的做法太过冒险,至少杀郭威是冒险的,因为郭威不仅有兵权,手中还有兵,还统兵在外。

派去杀郭威的人没有杀郭威,还把这个消息告诉郭威。郭威身边的人便鼓动郭威谋反。郭威此时可谓痛不欲生,因为留在京城的家人已经全部被杀,自己身边只有一个义子柴荣。然而郭威此时并没有正式谋反,而是起兵进京清君侧。郭威的兵马逼近京城,刘承祐派兵来迎战,结果是郭威获胜,刘承祐死于乱军之中。

郭威进入京城,可以说已经掌握国家的大权,但郭威此时仍没有称帝,而是请李太后临朝听政,还说要在刘家找一个人出来当皇帝。

就在李太后听政的第一天,北方传来消息,说辽国兵马来犯。李太后让大臣们商议对策,结果是派郭威带领兵马北上御敌。郭威带领兵马北上,渡过黄河,到达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离京城三百余里。

大军在澶州停留一晚。第二天,大军正要起程,将士们突然大声喧哗起来。郭威当时还在馆驿之中,听到外面的声音,连忙命人将馆驿大门关闭。有将士翻越院墙,来到郭威住的房屋之中,说将士们已经与刘家结仇,不能再由刘家人当皇帝,这个皇帝要由郭威来当。这些将士也不问郭威肯与不肯,竟然撕破黄旗裹在郭威的身上,一起将郭威抱了起来,高呼万岁。这些将士又簇拥着郭威向南而行,返回京城开封。

这出“黄袍加身”的戏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个是将士们喧哗,郭威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关闭屋门,有意躲闭。显然郭威知道这个喧哗不是要谋杀主将,甚至知道将士们想干什么。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将士们是用黄旗当着黄袍,说明有些仓促。

郭威的“黄袍加身”发生在公元950年十二月二十日,赵匡胤那年二十四岁。赵匡胤后来的“黄袍加身”多少有些模仿郭威。有所不同的是,郭威已经家破人亡了,而赵匡胤没有处于这样的悲惨境地。还有,郭威的黄袍是将士们用黄旗临时充当的,而赵匡胤的黄袍是早已准备好的。还有,赵匡胤北上御敌,离开京城才几十里便发生兵变,而郭威北上到了澶州才兵变,已经过了黄河,离京城几百里。辽兵入侵的消息孰真孰假,可想而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