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水边“鳌鱼”大岭村,“耕读传家”烟火盛

2023-02-08 12:10

在繁华都市的一角,静静伫立着许许多多的古村。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坚守着岭南宗族文化和岭南水乡的故土记忆。距离莲花山数公里的菩山脚下,就“藏”着一座已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大岭村,这是广州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是大湾区内历史文化要素最齐备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之一。

因水而生,以水为脉。海洋、河、涌、湖、塘,造就了大岭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其街巷肌理至今保留完好,村民在山、水、村、田的古村格局中安居乐业,堪称研究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寻踪 宋人南迁始开村

陈许二族自中原南迁于此

海边村落和睦相处数百载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的大岭村寻访。穿过一栋栋现代厂房,宽阔的沥青路已铺至村口。不过,当记者步入村街,沿着清澈的玉带河信步前行,景观就为之一变,一幅小桥流水之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晚霞灿灿,历经沧桑的古塔古桥诉说着大岭村的悠久历史。

宗族社会与疍家共生的海边村落

大岭村村民陈华佳今年76岁,曾花了14年时间守护、整理族谱,撰写《大岭历史文化》一书,对村里的一屋一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大岭建村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迄今已有904年。最早来到大岭村开村的是许姓族人。该许姓一族原籍浙江绍兴,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经南雄迁居至大岭村生息繁衍。南宋绍兴年间,陈氏始祖陈遗庆自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5年)建大岭墟,从此古村得名“大岭”。

许姓和陈姓的先祖是如何发现这里的?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一家老小乘舟而至,开启了由中原人演变为粤人的历史。在许氏和陈氏定居下来的南宋初期,今天村前的数口大池塘和玉带河还是一片宽广的浅湖——白沙湖,史载其“湖水汪洋,万顷平镜,滨之均吉”,与狮子洋连通。村内大魁阁塔上的灰塑描绘了当时景象:风帆片片,海边山岗连绵起伏,山下散落着数个民居。

记者在村西北角石楼河沿岸仍能看见疍家树皮屋。可见大岭村当年既有像陈氏宗族这样的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以“珠玑巷传说”为宗族起源标志的中原移民,又有水上居民(疍民),族谱记载还有土著居民、明代屯兵后裔等。如今,我们只能从画面和文字中遥想海边村落的模样。

大魁阁塔塔身的灰塑描绘了大岭村早期的村落景象

▲大魁阁塔塔身的灰塑描绘了大岭村早期的村落景象。 

山水村田融合显先民开村智慧

登上菩山俯瞰,大岭村坐落于菩山与玉带河(又名大岭涌)之间,绕山环水,呈漂亮的弯月形,“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洋溢着山水的灵动与生机。村落的内在肌理随山形水系游移,既有岭南水乡的自由式布局,又有较为规整的广府梳式布局(岭南广府传统村落典型布局之一):以一条与玉带河-大岭涌平行的麻石古街为主轴,旁生垂直于主街与河涌的里巷,交错而列,状若鱼骨,由此形成“大街-小巷”两级交通系统。同时,里巷尽头接河涌处是小码头,当年本村所产的鲜果、沙石、竹器、绣品、木材等便通过这一水上交通要道输往各地。

大岭村航拍

▲大岭村航拍

许氏和陈氏的先人皆出自官宦之家,他们选择此地定居,可谓独具慧眼。这里有山、有水:南北向的莲花山西侧,南北各分列有东西向的山岗,北列是七星岗,南列是飞鹅岭、唐帽岭,可阻挡冬季的北风和夏季来自狮子洋的风雨强袭,真是恰到好处。

最妙的是,大岭村恰在两岗地相峙的谷地中。村落北靠七星岗西端尽头的山岗——菩山,前望飞鹅岭、唐帽岭,左侧有马鞍岗耸立,右边是白沙湖冲积平原。再加上村前有水流和缓的玉带河形成“水抱”格局,且通过砺江连通虎门水道,凭此通达东西南北,与海洋互动;而山前又有岗地、低地有坑田,水边有水田,这样一个可樵、可渔、可耕的地方,足以保证族人的生存。先人们或许还留意到,水落沙出,沙出围坦而能成田。就这样,他们择定了这能藏风聚气、可让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宜居之地。

村民在大岭村安居乐业。

▲村民在大岭村安居乐业。广州日报资料图片 

——文房四宝,耕读传家——

这处由祠、桥、塔、树等构成的水口园林,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存的最为完整的乡村水口建筑群之一:玉带河为纸,龙津桥为笔架,大魁阁塔为笔,墨砚塘为砚,构建出大岭村“文房四宝”之境,展示了“耕读传家”的传统。于是,牛耕晨曦,樵夫夕归,渔歌唱晚,渴饮菩山清泉,饥食珠江蚝生,人们在此诗意而栖。

大魁阁塔为笔

▲大魁阁塔为笔

龙津桥为笔架

▲龙津桥为笔架

玉带河为纸

▲玉带河为纸

墨砚塘为砚

▲墨砚塘为砚

点睛 大岭村为何能成为广州头号“国宝村”?

唐宋以前,珠江三角洲基本是海陆交错地区,宋代以后开发加快,直到明清,伴随着快速开垦沙田,聚族而居的村落大量涌现。与顺德逢简水乡,山地地貌的从化古村,果林特征的小洲村相比,番禺大岭村有何特别之处?

“大岭村是大湾区内历史文化要素最齐备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冯江对广府地区的聚落和宗祠的历史颇有研究。他认为,大岭村是珠江口特色鲜明的濒海聚落,是明清番禺“岗尾十八乡”(今番禺石楼、石碁、化龙镇一带的十八个村落)传统聚落的代表,总体格局保存完整,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沧海桑田的变换中,大岭村先民于菩山下聚族而居,建成以鱼骨巷为脊的村落。龙津桥、大魁阁塔、水面和埠头共同形成村口景观,显宗祠等彰显宗族文化,坊门见证往日的邻里,永思堂是连通潮汐的园林名作,树皮屋、蚝壳墙独具海滨特色,榕树、菩提古树、龙眼树、凤眼果为古村带来生机与色彩,宗族文化与疍家文化在此和谐共生。

番禺历史文化专家、长期对大岭村进行跟踪研究的番禺区非遗中心副研究员朱光文也认为,大岭村的特色在于半沙(沙田)半民(民田)的地理风貌。大岭村所在地原为莲花山西南4公里处白沙湖海湾中的孤岛(白沙岛),后来依托菩山冲积成平原。古村坐东北向西南,背依菩山,前临玉带河(又名大岭涌),由于古村处于半沙半民的地理边缘,且地处白沙湖的水网地带,决定了大岭古村聚落总体布局既类似于珠江三角洲的平原、丘陵交错地带的传统规整梳式布局,又有玉带河埠头景观的岭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属于自由式岭南水乡布局与规整梳式布局之间的过渡聚落类型。

“大岭村还有形制完整的历史村落格局,以龙津街、升平街为主线的鱼骨状街巷格局完整,并与砺江涌水脉相连,形成‘砺江涌头,半月古村’的传统历史格局。” 而大岭陈氏族人十分注重宗族制的构建,修族谱、建祠堂、立祖训,奠定了陈氏文化底蕴。如今,大岭陈姓拥有丰富而系谱完整的文献资料,记录了宗族起源传说、南迁历程以及宗族制度化建设与完善的全过程,成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宗族制度文化的典型个案。

画意 祠桥塔树绘长卷

河为纸池为砚 桥为笔架塔为笔

构筑“文房四宝”之境诗意盎然

村落水源出入口(又称水口),乃村落之“门户”,人们相信以楼、塔为主,辅以堤、树、桥等镇锁水口,以利聚财聚气,寓寄祈富和文运昌盛。大岭村人一代代接力营建水口园林: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在玉带河畔建成规划宏大、装饰富丽的显宗祠(陈氏九世祖陈皋夫祠);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3年),又就近取莲花山红砂岩建造龙津桥,并栽植榕树;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墨砚塘,两年后又开建文昌塔(又称“大魁阁塔”);清同治年间,随着玉带河口处的花岗岩石桥——接龙桥建成,大岭村人终于接力完成了水口园林的最后一块拼图。

“鱼骨状”里巷保留完好

门坊墙画古色古香

如果是早上来到大岭村,位于村口一带的河水往往是干枯的,走近可以看到河床上的淤泥,两条沉龙(白桡龙舟、黑桡龙舟)分别藏于陈氏大宗祠、显宗祠对出的河床处。随着时辰的更替,河水慢慢往上涨,下午时分,水位已涨至河岸边,有鱼儿畅游。

“古人以科举及第为荣耀,状元独占鳌头,更是光宗耀祖之事,是历代读书人追求的梦想。那么,大岭古村规划者期盼族人可以独占鳌头,以鳌鱼形状设计村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吴庆洲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为仿生象物。” 冯江认为大岭村之所以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众多的祠堂、庙坛、门楼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街巷系统。

大岭村的村居建筑群依蛎江涌和大岭涌而建,形如一条水边的“鳌鱼”,池塘是鳌鱼的眼睛,“大街-小巷”以“鱼骨状”分布,五板白石街则是“鳌鱼”的主心骨。该街宽3米至5米,由五条石板堆砌成,许地街、文明街、中兴街、昇平街、龙津街、繁华南街、安和街等一一相连,延绵400余米。里巷宽度不一,大多有1.5米至3米宽,有的不到1米宽,明清时期各式保留完好的民居遍布在“鱼骨”各个节点处,排水沟位于一侧平行巷边。里巷的尽头时常是河岸、埠头,部分民居家中庭园外还系有小舟,风一吹,小舟随着河水漂动。

龙津街1号是一栋青砖平房,门檐处刻满墙画。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古民居中,刻有墙画的不少,沿路遍布的42个古门坊,不少也有留下来的墙画,古色古香。里巷深深,不仅是村民日常的出行通道,这里也记录了村民日常生活的悠然自得,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街头巷尾的淳朴民风。

街巷格局犹如“鳌鱼”:岭南古村落布局形式多样,大岭村属于自由式水乡布局与规整梳式布局之间的过渡聚落类型。大岭村街巷格局犹如一条水边的“鳌鱼”,池塘是鳌鱼的眼睛,水口建筑群是鱼头,五板白石街就是这条“鳌鱼”的主心骨,宽3米至5米,里巷宽度不一,大多有1.5米-3米宽,最窄不到1米宽,明清时期各式保留完好的民居遍布在“鱼骨”各个节点处。

存有广州最大蚝墙

见证地质变迁史

大岭村的两塘公祠、朝列大夫祠、永思堂等山墙和围墙仍可看到蚝壳墙。其中两塘公祠的蚝壳墙长约50米,高9米,墙体厚约60厘米,已有600多年历史,依旧坚硬结实。有人估算这面墙要用数百万只蚝壳,堪称广州面积最大单体蚝壳墙。

“蚝壳屋印证着广州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著名地质学家刘金山教授称,莲花山曾发现四次海退遗迹,说明古时大海海岸位置就在这里。随着海岸的后退,大海变桑田,形成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盆地沉积了海陆交互的砂、砾、泥质夹腐殖层及蚝壳层,沿海地带分布着不少蚝矿带。据《番禺县志》记载,菩山为莲花山余脉尽端。有学者推测,海潮通过莲花山涌入时形成潮汐沟,白沙湖内的浅滩淤积了成千上万的蚝壳,或为大岭村蚝墙的重要来源。

大岭村的蚝壳墙

▲大岭村的蚝壳墙。番禺发布供图

据专家考证,岭南地区蚝壳筑墙的做法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卢亭者,卢循背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到了明清时期,蚝壳墙更盛。岭南古建筑保护专家汤国华表示,在广州,现存的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番禺区、海珠区等地。番禺枕海而生,保存的蚝壳屋相对集中。番禺区存留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石楼大岭村、沙湾古镇、大学城岭南印象园、市桥先锋巷等地。

坊间说“千年砖、万年蚝”。建造房屋时,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蚝壳裸露而突出,内墙用蚝泥、黄泥浆加固和黏合,风干后坚固不倒、遇水不溶。“蚝壳是碱性的,可以起到防虫的效果,所以,蚝壳屋是不怕白蚁的。” 汤国华说。

村居囊括珠三角民居所有样式

祠堂桥栏雕西方人形象颇罕见

历经近千年的时代变迁,大岭古村目前保存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包括祠堂、民居、园林、古桥、古塔、古庙、古牌坊、古井、古门楼、古碑刻、古埠头、商铺、亭等多种类型,在珠三角一带比较少见。据文化学者考究发现,大岭村民居(住宅)几乎集中了珠江三角洲广府民居的所有类型和样式,有典型的早期蚝壳屋、泥屋,又有后期的水磨青砖屋;造型上有镬耳山墙、人字墙;布局上有三间两廊、直头屋、明字屋等,现仍保存四五间青砖镬耳大屋民居(如龙津街镬耳大屋)。

和珠三角许多村落一样,大岭村祠堂林立,有陈氏大宗祠、两塘公祠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显宗祠。显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祠前伫立,三进两天井的建筑形制大气宽敞,硬山脊上的灰雕和枋上的木雕做工精细,纹理繁复;仰瞻头门那四层莲花斗拱不失恢宏。显宗祠内,缠枝花图案中穿插有三鲤鱼、鳗鱼、青蟹、麻虾等,这些鱼虾蟹图案入列宗祠内十分少见,凸现了珠三角水乡饮食文化。

两塘公祠

▲两塘公祠  番禺发布供图

显宗祠正门石墩左右正面各雕有头戴帽、垂卷发、散花领、紧身衣、束马裤、高皮靴、佩长剑、一身外国装束的西方人形象。村里传说,明代大岭村村民任礼部主事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返乡时在祠堂外立了“送财洋童子”。

这类西方人形象在已有300年历史的龙津桥的桥栏上也能看到,该桥一墩两孔,是番禺全境现存最古老的红条石砌拱桥,28方红石栏板各刻勒有过海八仙法器、鲤鱼腾跃龙门和莲花荷叶诸般图像,其中桥北侧雕着个双手捧盘、单腿跪献的西方人。西方人入像是当时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乡土建筑中的反映,说明他们有比较多的接触,并且接受了把西方人形象放在祠堂和桥这么重要的村落建筑上。

龙津桥畔,一株参天老榕遮掩着一座三层六角青砖古塔——“大魁阁”。大魁阁底层门上镶石额刻有顺德县探花李文田所题“作镇菩山”四字;二层竖长方形石框,上镶石额刻有番禺县捕属人、榜眼许其光所题“司命司忠”四字;三层开六角形石框窗,石额刻有顺德县人、状元梁耀枢所书“日月齐光”四字。“一条村能请得动状元、榜眼、探花亲自题额,可见当时大岭村的地位不低。” 大岭村村民陈华佳说。

大魁阁塔

▲大魁阁塔 广州日报

尚文崇德人才辈出

园林巧用潮汐换水

据《省会海门 番禺名镇》记载,陈氏族人在明清时期出了5个进士、14个举人。陈仲良一门祖孙三代都是举人进士。如今村内的永思堂花园,就是当年陈仲良家族的宅第,花园内有“爱莲轩”、 船厅、鱼池、小桥流水等景致,与余荫山房一样是当时广府士大夫营建的乡村园林。

大岭涌为砺江涌分支的一段尽端河涌,往东并不见可以接驳主河道的条件。永思堂水源从何而来?冯江细心观察发现河涌的流向在不同时刻会反向变化,故推测大岭涌是受珠江外航道潮汐影响,其水源很可能是由于涨落潮导致海水倒灌补充形成的。

在不远处有一道跨过玉带河的单拱石桥接龙桥,桥身凸起方形石块,上有圆洞用以安装门轴。昔日设有木门扇,涨潮时木闸在潮水顶托之下打开,潮水可进入河涌尾端,而退潮时水流带动木闸关闭,使得村内玉带河水位得以保持。而永思堂园林的方形水池尚可直通村外大岭涌,窦口位于池南,利用涨落潮带来的水流,为园林水景补充水源。

祠堂里摆放着大岭村的龙舟

▲祠堂里摆放着大岭村的龙舟

活力 古村生机盎然烟火盛

古建筑变公共文化空间

祠堂书声琅琅笑语喧哗

“小时候,我从自家门口就能看到玉带河清澈的流水,夏日天天在河里游泳,捉鱼虾蟹。”今年76岁的陈巨曾和老伴、女儿女婿外孙住在村里。他曾在石楼中学教书,退休后又迁回故里。“女儿要我到市里住,我不愿意,还是村里舒坦。” 陈伯翻新祖屋时在门前种了棵芒果树,如今,芒果树已成荫,养了十多年的蜡梅在今年新春又吐露芬芳,大门上爬满了爆仗花的藤叶,犹如一片天然绿墙。

陈伯仍会时常前往古井处取水,用于洗米、煮饭、煲茶。据介绍,这口井水质清冽,曾供整条村饮食而不竭,不远处的菩山脚下,有一泉眼,以泉水烹饭,过四天不馊,足见水质之优。

村民推着单车走过龙津桥

▲村民推着单车走过龙津桥。番禺发布供图

走进大岭村处处感受到烟火气,村内古井、泉口仍在,水质清澈,古宅和新屋为邻,但大岭村并没有因为新旧杂处而失去了味道,相反,整个村落依然保留原有的空间格局,平日里村民的房子开着门,有人收拾庭院,有人浇花,有人在河涌边休憩、打牌,看家狗时不时从巷子口窜出来,村子西头还有很多田地种植各种蔬菜及瓜果;村里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在附近工业区上班。不似别处的祠堂一片寂寥,这里经常是书声琅琅,热闹欢腾,因为祠堂经常化身为孩子们放学后的自习室、老人们平日的乒乓球室、村民做红白喜事的空间。村里的大榕树下几乎都有三五石凳,村民们簇拥着聊天,和睦的邻里互助关系,就在每日的“打发时光”中生长出来。很多人家门口也摆放了石条,供游人休憩。每逢端午节,村里都会举行龙舟赛,十里八乡的人慕名而来,赛后一起吃长桌宴。经过“修旧如旧”的微改造,村里的古建筑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大礼堂、群众大舞台等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村民举行乡村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环境与人和谐共生的古村落最有价值。“大岭村是古村活态传承很好的例子。愿更多的古村像大岭村这样,历久弥新,人烟旺盛,成为‘活着’的古村。”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姚华松感慨道。

艺术家扎根大岭村

文创让古村“潮”起来

如今,惊艳了时光的古村落已然成为广州番禺宝贵的旅游资源和家国情怀的名片,为番禺乡村振兴发挥了文化传承的龙头作用。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昔日大岭墟已变身文创街。华南地区首家专业核雕收藏馆平核堂里藏了上百个核雕作品。该基地的负责人彭德平是最早入驻大岭墟的艺术家。油画家刘崇告诉记者,以前和朋友来采风,对这里记忆深刻,干脆与朋友一起扎根大岭村。“在这里很安静,经常有创作灵感。”刘崇说。

民乐团在大岭村演出

▲民乐团在大岭村演出。

近年来,大岭村积极升级改造,吸引核雕、奇石、蓝染等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和展馆,从事艺术创作或技能培训,为古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现代与艺术的气息。去年中秋、国庆佳节,大岭村举办游园会,核雕、蓝染、香薰、木雕、手工纳鞋、海瓷画、奇珍异石……多个非遗大师工作坊齐上阵,特色文创市集和精彩国风艺术表演,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千年古村,身着汉服的美丽少女在玉带河上放河灯,满满的中秋仪式感。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感慨道:“原来我们村这么潮!”

驻大岭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刘思敏说,以“旅游+文创”的路径,大岭村正逐步引入文化创意、特色民宿、餐饮零售、生态种植、研学科普等产业,通过对古村保护性开发,源源不断地为古村注入当代艺术元素及生命力。

——引自广州日报-读懂广州周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