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一朝名气最大的宰相,李林甫必居其一。这位不学无术的李大人,前后当了整整19年宰相,成为唐朝任宰相时间最长之人。他精于权谋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有很多记载。
公元742年的一天,唐玄宗突然问李林甫:“不知严挺之人在何处?我还真有点想他了”。此言一出,让李林甫心中一惊。
这个李挺之,素来颇有才干,但为人孤傲不愿和李林甫同流合污。多年前在李林甫的暗中操作下,被贬出京,现任绛州刺史。
在唐玄宗身边久了,李林甫早就摸透了玄宗心思。知道皇帝此问并非闲来无事,一定是有启用严挺之之意。他不动声色的汇报严挺之的近况,但心中暗下决心,绝不能让此人复出。
要说起来,其实严挺之并没有做得罪李林甫的事,只是他自负才气,不太把李林甫看在眼中而已。严氏任吏部尚书三年中,除非有紧急公务,从来不登李林甫的大门。因此李林甫认为其心必异。只要被李林甫盯上,仕途就危险了。果然,严挺之被李林甫党羽抓住一个机会,在玄宗面前说他“因私情而乱法度”,触怒了玄宗不知哪根神经,被贬出京,从吏部尚书降职为刺史。
时隔多年,玄宗再次提及严挺之,又让李林甫如鲠在喉。严挺之曾担任过朝廷高官,主管吏部,也是位高权重之人,此次如果再次启用,其位也许不在李林甫之下。因此李林甫把严挺之视为眼下最大威胁之一。
为了阻止严挺之回朝,阴鸷的李林甫决定先发制人。当时,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也在京为官,于是他被李林甫当成了突破口。李林甫派人把严损之请到家中,装作向他通报喜讯。他说:“你哥哥离京已有时日,我一直有从中帮扶之意。近日皇上心情不错,我于是提起你哥哥,说他是个人才,皇上也向我问起你哥哥的现状。如果下次我能再有机会进言,他定能官复原职。”
严损之听后心中大喜,对李林甫感激不尽。接着李林甫话锋一转:“你要让你哥哥趁热打铁,接机上书,就说要进京治病。我再趁势助力,你哥哥有很大的希望进京复职。”
严氏兄弟不知是计,就按李林甫的意思上书朝廷。严挺之说自己得了风疾,而降州缺医少药,因此请求回京医治。奏折送到京城,李林甫却对玄宗施展另一番言辞:“严大人病得这么厉害,不如让他回京担任员外詹事,先静养身体,待休养好后,再为朝廷效力”。玄宗遂应允。
这正是李林甫的一石二鸟之计。他一方面给玄宗造成一个印象:严挺之身体不好,难堪大用;另一方面虽将严调入京城,但却给他一个位高职闲的位子,其实就是“雪藏”,还让严挺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后来,严挺之奉旨进京,几个月后就病逝于东都洛阳,时年70岁。
这是一个记载于《资治通鉴》中的故事,精于权谋的李林甫,让你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就会栽跟头。类似的事情,人们可能都经历过,对你笑的人背后可能握着一把刀。
严挺之也是高官,年纪也不小。但遗憾的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年龄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经历的多少有关,吃了一堑才能长一智。不过还好,前人已经把这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了,在《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很多李林甫陷害政治对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