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年瓷脉,见证“海丝”传奇

2023-03-09 16:43

W1a

▲惠州白马窑址考古发掘现场。

作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员之一,惠州一直在深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价值,持续推进以惠东白马窑址为中心的“海丝”史迹的保护利用工作。白马窑址第三次考古发掘近日圆满完成,将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证据,惠州在古代制瓷业和“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也进一步明晰。

W1b

▲白马窑遗址,现场可追溯其锻造历史。

白马窑场所属的三官坑窑址坐落于莲花山脉西段西枝江腹地的丘陵谷地之中,窑址位于半山腰处,顺着山势,土黄色的砖石结构一级级向上延伸。由于完成了阶段性研究,这处古窑址上已建造了大棚进行保护。在山林背后,有两处窑址刚完成阶段性发掘。

走近窑址,可见散落的窑砖、窑渣、匣砵及各类青瓷片,捡起瓷片,上面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见。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锺雪平向记者介绍,花纹主要有菊瓣纹、刻划莲瓣纹、水波纹、如意纹、麒麟过海纹等;器物内底还经常印有“福”“清”“寿”“溪”“公正”“正”“禄”“寿”“通”等款识。“款式简单但技艺精湛。”钟雪平说。

“根据目前调查结果,白马窑为全省现阶段发现的最大窑址群,涉及大约23平方公里的区域,新发现和复查相关窑址超过20处,生产规模在广东罕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长说。 “白马窑属民窑,有别于由古代官办或者由官方进行管理监督的窑厂,这也导致白马窑在历史文献中鲜见详细记录,其存在及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刘长介绍,三官坑窑址以碗窑山命名,侧面印证了该窑场曾有的繁荣景象,结合科学考证,应处白马窑发展中期,也是产品、技术较为成熟阶段,考古队因此将其作为白马窑标志性窑口开展研究。

“对窑口遗迹的挖掘,有助于我们获悉白马窑的烧造技术等情况,以便更好研究其发展演变。”刘长说。

近日,记者从惠州市文广旅体局(市文物局)获悉,海丝史迹点惠州白马窑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白马窑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圆满完成。

1950年代,广东文管会考古专家曾广亿对白马窑址进行调研后,发现在白马山西面,有三个支脉都有生产青釉划花瓷器的古窑窑址。曾广亿随即对白马窑作进一步调查和采集,出土了大量标本,并撰写了考古专题报告,为白马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对白马窑的考古调查一直在延续。

随着调查勘探的深入,发掘了越来越多的古窑口,白马窑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也正在被学界重新认识。惠州市文广旅体局(惠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阶段研究表明,白马窑是广东明代最为重要的仿龙泉青瓷窑场,创烧年代为明代早期,明代中晚期达到兴盛。

W1c

▲出土的白马窑瓷器。

“白马窑的产品为仿龙泉窑青瓷器,主要采用分室龙窑进行烧制,也发现有部分馒头窑,其产品质量较好,体现了精湛的烧制技术。”刘长说,尤其是2020年至2022年发掘工作清理分室龙窑5座,填补了广东地区明代分室龙窑研究的空白。同时,白马窑址出土的瓷器胎体都很规整,厚薄均匀,说明拉坯的技术较好。

文/图 林海生 王小虎 朱奕凡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