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护人手严重不足,港府正在拆墙松绑,除修例引入境外人才,更研究强制本地受训医护须在公营医疗机构工作一定年期,初步先在牙科毕业生推行。当局打破常规,设法增加医护人手是值得赞许,但牙医跟公共医疗系统服务对象有别,前者主要服务公务员,若增加人手后而没改革牙科服务制度,恐怕基层继续大叹睇牙难。
随着人口日趋老化,市民对医疗服务需求日益殷切,令整体医疗人手严重短缺,缺的不止医生,还有护士、牙医、物理治疗师等,港府前年修例输入海外受训医生后,早前提出谘询文件,准备将输入人才范围扩大至非本地受训的护士和牙医,而有关增加牙医的文件内容更属于翻天覆地。文件提出计划修订《牙医注册条例》,建议加入强制要求,牙科生毕业后不能马上正式注册和私人执业,须先在公营机构实习1年才可正式注册,之后更要在指定公营机构服务两年才可私人执业。
绑牙科生3年纾短期人手紧张
当局因应医护人手短缺问题,作出全方位改革,冀扫清障碍,在短期内增加大批医护,纾解市民看病难问题,相信社会各界人士均拍手叫好。不过,牙科生对毕业后强制留在公营牙科机构工作3年大表不满是可以理解,因触动其利益。牙科生指卫生署牙医流失率问题严重,归根究底是牙医根本没有什么晋升机会,对于哪些想过朝9晚5和渴求过稳定日子的人士,留在政府牙科诊所是最佳选择,但对力求上进的人士来说,却宁愿外出执业拼搏。
此外,他们亦质疑当局在修例后即使大增人手,也未必可以改善目前基层睇牙难问题,问题症结源于牙科服务制度。公院医疗系统是服务全港市民,但政府牙科诊所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务员和家属。全港有40所政府牙科诊所,为公务员提供包括口腔检查、洗牙、脱牙、矫齿等全面牙科服务;仅有11所诊所为公众提供每月共4000个名额的限时和仅限于止痛和脱牙的街症服务。结果基层和长者因负担不起高昂私营牙科诊疗费,不惜在政府牙科诊所外通宵排队等候派筹。
若政府不改变现行制度,仍然坚持私营主导牙科服务,即使当局吸纳大批牙科毕业生补充空缺,公众亦难受惠。因此,当局须认真检讨和完善现行牙科服务制度,增加每周街症日数和名额,甚至设立流动牙科医疗队,定期前往没设立政府牙科诊所的地区,不但让市民毋须跨区睇牙,也令每区的基层都有机会接受牙科服务。当局还要将街症服务范围扩大至洗牙,既照顾到基层实际需要,不再予人厚公务员而薄基层之感,又可让牙科毕业生有更多实习机会,吸取不同经验。
须设法提供诱因挽留公营医护
毕竟强制刚毕业的牙科生在政府诊所工作,只是解决短期人手不足问题,当其服务期满便会外出执业,再加上资深牙医也可能会外出搵真银,随时衍生青黄不接问题,挽留资深牙医也须认真看待,否则将来找谁来培训新人。事实上,挽留人才同样是公院所面对的最逼切问题,除了提供更多晋升机会,还有什么诱因可起到有效作用。
当局正就增加公营医疗系统的医护人手方案谘询持份者,个中不乏大胆举措,在聆听对方意见时,也要加强解说,释除疑虑,并趁机推动全方位医疗改革,除弊革新,为公众提供适时、可负担得起的优质医疗和牙科服务。
原标题:公营牙科制度过时 改革逼在眉睫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