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知识改变命运,卜国明盼说好工程故事

2023-03-15 16:00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卜国明希望说好工程故事,吸引更多人入行。

昔日穷小子凭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政府工程师,在路政署、水务署、运输署及发展局等设计出改善市民生活质素的项目,更成为土木工程处处长。励志故事的主人翁卜国明,在退休后仍然继续书写人生,他希望以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之名,说好工程故事,提升年轻学子对工程的兴趣,入行为社会作出贡献,“施比受更有福,我以工程师身分为傲!” 

“如果要概括我的童年,我会说要多谢贫穷!”卜国明出生在60年代初期,他在一个三无大厦的分租单位长大,晚上挤身父亲的一张功夫  下休息,每逢暑假更要打工,于30层楼的高空吊船清洁窗户,以帮补家计,“从小我就明白,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

幸好他也相当争气,考入最高学府香港大学,原打算报读新开设的牙医系,无意中看到《香港工程师月刊》上的一张图片,改变一生,“我还记得那张青马大桥电脑模拟图,当年青马大桥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及车辆两用悬索桥,如果我有份参与,日后便可以和子孙讲述当中故事,于是读了工程。”

靠学贷升学

盼回馈社会

当年卜国明的家庭,无法支撑其大学学费,幸好有政府的学贷,才得以顺利升学。提起这段往事,他一度哽咽,直言自此确立人生方向,希望将当日的感动回馈社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因此,他从大学毕业后,投身政府,希望在不同范畴服务市民。

▲卜国明为回馈社会,选择成为工程师。

投身工程界30多年,他曾在路政署、水务署、运输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发展局工作,正如他所期望,参与交通运输、发展新市镇、制订政策、大型填海等规划。卜国明说,最难忘港珠澳大桥的兴建,从规划、设计、申请拨款,到施工和启用,几乎所有范畴均有参与,他说当初规划时便想做一个不一样的香港口岸,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尽量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卜国明2011年以路政署总工程师身份,向传媒解释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施工方式。

大型基建自然受社会关注,他坦言做政府工程受各方监督,工人也好,路过的市民也是。他很清楚,怪别人“在鸡蛋里挑骨头”是没有用,“关键还是在自己,要确保鸡蛋里没有骨头!”

建港珠澳大桥

“没骨头被挑”

回首过去港珠澳大桥发生的种种“争议”,他的笑声里透出一丝无奈,“报纸写港珠澳大桥石屎造假,但事实证明石屎没有问题,而是外判实验室职员的操守问题;又有人说我们水质样本超标700次,但又没有提到我们有30多万个样本,也没谈到打风下雨后带动的影响,实际超标只有3次。”

他不讳言,港珠澳大桥的确有很多“新闻”,但最终都是证明大桥无问题。不埋怨质疑,仅是专注看  眼前难题,团队上下抱  “一个团队,一个目标”(one team,one goal) 的理念,历经7年后打造连接粤港澳的跨境大桥,并引进了当时全港首创的不浚挖式的填海工艺,减少产生2200万立方米、即相当于逾9000个游泳池的淤泥,“我们没有骨头被人挑,打造了金漆招牌!”

卜国明说,施比受更有福,一直以身为工程师为傲。2021年1月从土木工程处处长一职退休后,他在去年成为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一方面希望继续回馈社会,为工程相关问题提供专业意见,一方面也想替新一代打造舞台,“今天香港的私人和公共建造工程量,达每年2500亿元,5年至10年后预计升至3300亿,工程人才不可或缺。”

卜国明指,未来多个新发展区会进行大量基建,社会对公私营房屋有大量需求,政府也希望提速、提效、提量,加上香港要推行再工业化,预期工程业界将迎来黄金时期。不过,他也承认,近年业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如从前,故宣传教育尤为重要,“香港市民日常的起居饮食、衣食住行等所用的物品,基本上是工程师做的,但市民不见得知道,所以我们需要说好工程故事。”

做好宣传教育

吸引年轻人入行

今年工程师学会将举办“工程师周”,盼通过一连串活动,让市民了解工程师的种类,同时通过与政府合作,希望日后做到“一校一工程师”,配对工程师成为学校的顾问,讨论如何将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做得更好。他希望像他这样,喜欢发挥创意、解决问题,并且想贡献社会的人再多一点,并寄语年轻人好好装备自己,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爱骑单车平衡身心

9月“进军”爱沙尼亚

卜国明懂生活,他喜欢骑单车,去年底就曾被传媒拍摄到,在参与香港单车节后,以全身单车装备,到立法会选委界别补选的票站投票。他笑说,十多年前发现这项既可培养平衡力、反应和心肺功能,又可与其他人建立交际网络的运动,“一个人踩又得、一班人踩也可,工作压力大的话,更要思考如何令自己更快乐,确保自己身心康泰。”

▲卜国明喜欢骑单车。 

“做政府工整天要去立法会,EQ(情商)好固然重要,被侮辱时不会发火,可以礼貌地回答问题。”他笑说,具备社交智商(SQ)也有助提升工作效率。要练EQ和SQ,他的答案是“快乐”二字,强调应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故多年前已定期参加单车车队,与车友游山玩水、穿越群山,每年也会抽出时间到外地进行单车旅游。他计画今年9月“进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希望能“活到老、骑到老”,他忆述过去在台湾参与环台单车游,遇到72岁的长者车友,“我希望我的72岁也可以这样。”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