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85周年,“与香港共成长”巡回展览揭幕

2023-03-16 11:54

星岛新闻集团今年踏入85周年,庆祝活动一浪接一浪,其中“星岛85周年‘与香港共成长’巡回主题展览”在奥海城二期隆重揭幕。展览分为4大展区,分别展示星岛发展历史、香港历年新闻大事回顾、当年今日及《星岛》刊物珍贵原稿作品等,藉此与市民分享历年重要时刻,回顾星岛与香港人共同成长的历程,展览由2月27日起至3月6日举行。

▲(左至右起)星岛新闻集团新媒体业务总经理及总编辑戚本业、星岛新闻集团行政总裁蔡晋博士、《星岛日报》及《英文虎报》总编辑汤锦标及《头条日报》总编辑刘国业。

“星岛85周年‘与香港共成长’巡回主题展览”为星岛新闻集团85周年的亮点活动之一,将于港岛区、九龙区及新界区举行3场巡回展览。九龙区首站展览2月26日率先启动,并由星岛新闻集团行政总裁蔡晋博士、《星岛日报》及《英文虎报》总编辑汤锦标、星岛新闻集团新媒体业务总经理及总编辑戚本业,以及《头条日报》总编辑刘国业带领下主持仪式。

▲星岛新闻集团管理层与一众嘉宾们大合照。

秉持“创新求变 专业不变”精神

蔡晋博士致辞时指,今次活动以简单为主,因主题是“与香港共成长”,希望以贴地的方式呈现,又感谢市民及读者参观,以及合作伙伴对星岛的支持。他续分享,前晚从大湾区回来,留意到广东省发展得非常之好,大湾区亦是星岛未来重要发展布局之一,随着两地通关,会逐步实施有关规划。

▲星岛新闻集团行政总裁蔡晋博士,希望透过展览回顾星岛与港人共同成长的历程。

他表示,未来星岛将继续秉持“创新求变,专业不变”的精神,带领旗下报章、杂志及刊物走向数码化,并大力加强多媒体信息平台,冀以全新定位再出发,继续领创新时代。

多家知名企业的代表现身启动仪式支持,排名不分先后:东亚银行、九巴、太古集团、IP&E GBA Limited、会德丰地产、周大福、周大福珠宝集团、香港赛马会、镛记酒家集团、九龙仓、美心集团、香港房屋协会、Seiko、英皇集团、CSL、理工大学、信和集团等。

▲《头条日报》总编辑刘国业以重要新闻大事为嘉宾们细说故事。

展览由“新闻诞生流程”展区作为起点,展示《星岛日报》由传统“执字粒”排版印刷,到全计算机写稿、发稿及排版,以至逐步发展成为跨媒体平台的历程,更展示星岛与香港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例如《星岛日报》于1938年8月1日创刊面世、《星岛日报》首份海外版诞生、张学友参加星岛“全港18区业余歌唱比赛”晋身乐坛、《头条日报》创刊面世,以及推出《星岛头条》流动应用程序等。

李丽珊夺奥运第一金记忆犹新

“香港历年新闻大事回顾”展区则呈现星岛与香港共同经历的重要事件,主办单位特别精选18份《星岛日报》报章,回顾60年代至千禧年代的重要时刻,唤醒不同年代香港人的共鸣,包括60年代因水荒制水而隔日供水4小时、70年代地铁正式通车、80年代中英谈判决定香港命运、90年代“风之后”李丽珊为香港首夺奥运第一金,到千禧年代“剑神”张家朗为香港夺得第二面奥运金牌,再次写下光辉历史。

至于“当年今日”展区展示了香港超过20家企业的今昔演变,大众更可从中窥见社会的生活点滴,例如二次大战时期香港的照片、60至70年代金铺“秤金”的工具、香港首个出租屋  “上李屋”的外观、昔日石油气师傅抄石油气表情况,以及俗称“乌嘴狗”的全港首部双层巴士等等。

七一回归头版珍贵展出

展场中心位置更摆放了3个玻璃珍藏展示柜,展出多件精选展品,其中包括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星岛日报》头版原稿,另有《星岛月刊》、《星周刊》及《娱乐一周》等多本星岛绝版刊物,可一睹天王刘德华及白花油王子颜福伟青涩时期的风采。此外,更有多年来全球名人政要为星岛50周年报庆亲笔撰写的贺辞,包括已故第40任美国总统列根、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以及已故行政会议召集人钟士元爵士。

▲主题展览分成4个展区,市民恍如走入时光隧道,重温60年代至今的重要大事。

人气歌手金曲放送   细诉星岛创刊历史

多位人气歌手艺人出席支持启动仪式,更为大家现场演唱经典金曲,透过音乐链接社会,唱好香港精神,其中艺人敖嘉年及人气组合DisCover更齐齐Jam歌,唱出《每天爱你多一些》、《Just the way you are》、《爱比我重要》等经典金曲,炒热气氛;而紧接登场的李璧琦更大唱《今日》及《越唱越强》两首耳熟能详的广东话流行曲,在场观众都大合唱和应,将现场气氛推至顶点。

展览期间举办多场特备节目,其中“香港历史—星岛的历史”讲座更特别邀请到香港警务处前高级警司及通识研究社会科学硕士何明新担任嘉宾,讲解“万金油大王”华侨商人胡文虎传奇一生,分享胡文虎由继承家业、经营虎标药厂,到后来创办《星岛日报》而一跃成为报业大亨的经历,胡文虎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吸引不少市民亲临倾听,座无虚席。

现场特设的“传统手艺工作坊”更深受家长及小朋友欢迎,一家大小齐齐体验模板字及冷光  等传统手艺,并制作模板字Tote Bag、冷光  霓虹灯牌,在场参与人士都非常投入,因为有得玩更有制成品,更可以将逐渐式微的本土手艺继续传承下去,绝对意义非凡。

姐弟难忘60年代制水 大赞报纸“油墨唔甩色”

星岛85周年主题巡回展览,回顾集团与香港社会大事环环相扣的历史,亦展出不少原稿和新闻相片,以及月刊、周刊等旧刊物,幕幕经典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有姊弟难忘60年代香港实施制水的点滴。

▲小朋友最喜爱的打卡位,一尝扮小记者及驾驶采访车。

到场参观的退休人士谢先生多年来都有订阅《星岛日报》,他大赞报纸纸质良好,“油墨唔甩色”,亦欣赏其报道准确的作风,近日已在手机下载应用程序。

曾任文物保育义工的他指,《星岛日报》战前经已创刊,所有照片和报纸都非常珍贵,很高兴能回顾自己小时候甚至未出生之前,香港所发生的大事。他分享,已参观整个展览2次,最深刻的新闻是港英政府在1963年为应对严重水荒而实施制水,“唉,那时轮水好辛苦,4日先畀一次水,供水4小时”。

▲上年纪的朋友可能经历过60年代香港制水而隔日供水4小时的辛酸。 

身旁的姐姐亦附和道,原本作为长女应负责提  水桶,为一家八口排队取水,“但我爸爸锡女儿,不用我做粗重  。”谢先生即笑言,“你读书又叻(聪明)嘛!”

已移居澳洲数十年的黄先生则表示,今次来港逗留2星期,在网上得知展览,特意从西环过来参观。他说,人在外地,多数会浏览《头条日报》网页版,最爱阅读卢永雄、陶杰、褚简宁等人撰写的专栏,亦乐见星岛新闻集团近年在网上投放的资源愈来愈多。

▲市民成功制作冷光线灯牌,兴奋莫名。

记者 黎倩彤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