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人海战术,难解答“钱学森之问”

2023-03-27 10:56

在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是“人海战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人海战术”——然而,到了高科技时代,尤其到了高端领域,研发人数固然还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的“质量”更是关键因素。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缺乏的是领军人物,缺乏的是解决战斗的人。

日前,中国创新调查制度监测评价显示,十年来,中国科技人才结构更加优化。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为五百七十二万,是2012年的一点八倍,居世界首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由2012年的四十三人提高到2021年的七十七人。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加速涌现。可是,中国的芯片问题解决了吗?中国有了自主研发的光刻机了吗?

做报表,编数据,似乎易如反掌,然而是骡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中国的马斯克在哪?中国的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类)获得者在哪?从人口数量来说,中国的“世界第一”数见不鲜,但是在世界科技领域上可以成为不祧之祖的又有几位?当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对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更高期待:“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的满意解答,蕴含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要找到它就需要在各社会领域进行探索和改革。在这方面,“钱学森之问”必然会伴随中国的发展,始终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创新。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是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的制度安排。后来,中国启动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成果,包括统计年鉴数据、监测评价报告等在内的系列化创新调查产品。

然而,在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领域再次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尚需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既是一个“科学之问”“教育之问”,实际上,更是一个“体制之问”“历史之问”。它的科学求解,关乎国家未来长远的兴衰发展。钱学森之问深深涉及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涉及对社会发展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经验的回顾和反思。若再放开眼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涉及对20世纪全人类科学文明、人文文化上的历史大实践、大探索的回顾、对比与反思。这是一个在历史当口上,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严肃之问、睿智之问。

高校是培养未来精英的阶梯。而中国现今高校行政化过浓、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大学越建越大,但尚存在“见物不见人”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围绕培养世界级杰出人才、立德树人的中心开展工作的思路,尚未完全厘清。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非简单的拉郎配或者天天喊上几个口号就能一蹴而就的。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